北京市门头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5-02 北京市门头沟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区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建设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紧抓机遇、科学发展、敢于发展,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主导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发展成果,推动全区经济实现强劲增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三次产业结构为1.78:51.87:46.35。

财政收支:全区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完成调整预算的145.4%。实现共享税收12.6亿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实现增值税1.9亿元、营业税5.6亿元、企业所得税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5.4%、38.1%。实现固定税收3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实现非税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

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完成调整预算的1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1%;教育支出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突破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投资:全区项目建设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58.4%。其中,区属重点工程67个,完成投资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4%。完成政府投资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4.5%;完成社会投资27.7亿元,比上年增长76.7%。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资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8%。BT在建项目达到22个,完成投资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8%,其中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7.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11.9亿元。

二、生态环境、能源消耗及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全区坚持不懈地打造生态环境优势,完成京津风沙源、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及砂坑,被确定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完成永定河及清水河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形成青山绿水百里画廊。201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27%,林木绿化率达到58.76%,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启动国家生态区和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作,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72天,完成率达为7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资源及能源消耗:我区按照功能定位的要求,继续淘汰资源开采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逐步退出传统种养业,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节能减排成效显着。初步测算,2011年全区万元GDP能耗降至0.6437吨标煤。全区能源消费总量66.1万吨标煤,比上年下降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耗量为15.1万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4.9%;全区用电量8.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1%。

安全生产:2011年,全区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22起,伤71人,死亡18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6起,下降12%;受伤人数增加8人,增长13%;死亡人数减少1人,下降5%。其中交通事故58起,比上年减少2起,伤71人,死亡13人;铁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火灾事故61起,比上年减少10起,死亡1人,造成损失12.8万元,比上年下降61%;生产安全事故1起,比上年减少4起,死亡2人。

三、行业发展

农业:2011年,我区启动中芬生态谷、中瑞生态谷等重大生态产业项目建设,成立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力推进了沟域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林业实现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69%;畜牧业实现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益全面提升,实现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由于我区全面禁止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的养殖项目,我区牛奶、鸡蛋和出栏羊只等下降较多。

工业: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销售产值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出口交货值实现27.1亿元。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分别实现产值8.2亿元、22.1亿元和2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17.4%和71.2%。

建筑业: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新开工面积5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7%。

房地产开发业:全区项目建设地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额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0.1%。房屋施工面积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5.2%;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9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7.1%。房屋竣工面积1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9%。商品房销售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87.9%,其中住宅销售额4亿元,比上年增长436.1%。

商业: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实现零售额24.3亿元,增长19.1%;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实现零售额11.3亿元,增长16.2%;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2.3亿元,下降2.5%。

旅游业:2011年,全区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编制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战略规划,启动若干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北京市第七届农运会、第二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地区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29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住宿业接待39.7万人次,增长3%,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增长9.3%;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9.5万人次,增长31.1%,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增长17%。

年末全区实际经营的观光园为56个,民俗旅游农户1006户,全年共接待游客12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实现经营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62.3%。

金融业:截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3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9%,其中对公存款173.3亿元,储蓄存款177.7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4%和24.4%。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短期贷款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2%;对公贷款5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

交通运输业:2011年,全区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车辆8200辆,客运车辆892辆。货运量74.9万吨,货运周转量2753.2万公里;客运量1701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95621.99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