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抓全民健身,促竞技体育,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年内建成了南指挥镇页西村等农民体育健身广场4处,全县累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0多个,成立单项体育协会10个,健身俱乐部2个,晨练点7处。在宝鸡市“六年西风杯”第十八届木兰拳比赛中获得老年组团体一等奖,在全市首届“千阳杯”空竹展示赛上获团体总分三等奖。在宝鸡市青少年跆拳道、摔跤等8个项目比赛中,获得21金、12银、19铜的单项奖和8个团体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划圆满完成。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据公安和计生部门统计,2011年末,全县共有12个镇,233个行政村,19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5132户,总人口521267人,其中男性267616人,城镇人口242095人。18岁以下人口为97529人,18-35岁146840人,35-60岁204560人,60岁以上72338人。人口出生率7.83‰,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2.82‰,计划生育率99.3%。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896元,比上年净增加1554元,增长24.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53元,增长26.7%,全年转移就业17.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4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8487人,职工年平均工资32589元。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96元,比上年净增加3440元,增长17.5%。 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止2011年末,全县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58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7132人,参加失业保险1388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57户,46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9229户,23097人,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3.8万人,农村保障覆盖率达到77.4%。 注:1、地方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不变价。 2、社会发展部分资料来自相关部门年报资料。 3、社会保障有关数据、有线电视入户率以市县域考核反馈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