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7-31 扬州市宝应县统计局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竞技体育捷报频传。我县选手在“2003年江苏省青少年柔道比赛”中获得+95公斤级冠军,填补了我县几十年来一级省赛无冠军的空白。参加第六届全国残运会获3块金牌、3块银牌。全民健身工程进一步加强。全年建成19处全民健身点。全县体锻人口率在40%以上。荷藕节期间举行了“走向辉煌”万人长跑和千人晨练表演。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水PH平均值为6.40;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各功能区域要求,状况良好;水环境质量京杭大运河宝应段达到III类标准,宝射河上游为IV类水、下游基本符合III水,城区河流为V类水。环境污染治理全年完成投资总额2502万元,其中:治理废水145万元,治理废气2247万元,治理固体废物60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3.88‰,死亡率为4.10‰,自然增长率-0.23‰。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1.9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2.21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0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2%,比上年降低5.4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2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6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3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7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0.51万人。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全县各类福利机构共供养五保老人3492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937人,分散供养2555人。实施城乡居民低保工程,对3512名城镇贫困居民和3084名农村贫困居民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

注: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均为可比价;

2、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人口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