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7-31 苏州市相城区统计局

创新转型

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金融创新成效显着。新开办黄桥永信、北桥永诚2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新增上市公司1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重点拟上市企业9家,正在接受省证监局辅导的2家,正在省证监局辅导备案的1家,上市后备企业20余家。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区和工业园区合作共建经济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品味建设、高标准管理”要求,迅速启动开发建设。深化“三个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质态不断提升,民营资本开始投向新兴产业。全区新登记私营企业2244家,年末实有12828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62.3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452.59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043户,年末实有30635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4.56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7.92亿元。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7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0.3%,实现工业总产值4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5%。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50.90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4.8%。

开放型经济

受国际经济复杂环境影响,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增速有所回落。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9.19亿美元,其中出口26.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和13.9%。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为48.7:51.3,一般贸易占比逐步接近加工贸易,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31.3%,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50.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1891万美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家,接包合同额为935万美元,离岸执行额124万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

加强产业投资引导,狠抓重大投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注重民生项目投入,投资在高平台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32亿元,增长25.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5亿元,比上年增长4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4.05亿元,下降31.7%;三资企业投资38.62亿元,增长102.3%。

投资结构趋于优化。全区新兴产业投资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占全区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7.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1.7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7.2%。公共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卫生、社会福利业等民生改善类投资增幅保持在22%以上。重大投资项目有力推进,5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和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完成投资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410.3%。

基础设施建设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枢纽建成启用。中环百汇广场、百购商业广场等城区功能配套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座,建设污水管网70公里。元和塘以西8条电力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完成了中心商贸城西岛二期景观、三角嘴湿地公园、花卉植物园等景观亮化工程。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0.1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区。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新辟公交线路2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条,建设农村候车亭20只。新建一座公厕和两个环卫工人作息点,购置了一批新型冲道车、扫地车、快速三轮保洁车、四轮六桶转运车,在城区主次干道和公交候车亭新添置各类果壳箱、垃圾桶800多只。全区现有出租车496辆,公众出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继续加强“三小车”、“黑车”的整治工作,共查处交通运输违法案件716起。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96.21。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太湖流域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4天。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新增3个省级生态村,累计达20个。

节能减排有效推进。实施污染减排项目7个,淘汰化工企业18家,关闭落后小企业28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完成16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6家。

科技事业

初步形成相城科技创业园、脱颖科技创业园、太平文创园及元联科技园等科技孵化载体,科技创业载体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高新技术产品75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和研究生工作站3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相城科创园获省级认定,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取得突破。

人才建设

积极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大创新型人才、紧缺性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共引进高层次创业团队10个,市姑苏“领军”人才2名和相城科技领军人才8名。“科技镇长团”工作深入开展,“企业科技行”活动成效明显。成功举办“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活动。我区获得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奖。

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公办幼儿园全面达到省市级优质标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和高中段省优质学校全覆盖,相城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省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验收。全区中考总分合格率达88.9%,比去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高考本科录取率达63.29%,比去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积极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开展了“巡回演出”、“广场文化”、“主题节庆”三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成功协办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自行车赛和全国跆拳道比赛。苏州砖雕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文明健康娱乐、营造绿色网吧”为主题,提高全区84家网吧业主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和上网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以“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等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为抓手,全力营造出全民健身氛围,积极办好全民健身日、假日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

卫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