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51.6%,增幅比上年提高34.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40.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6%。 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2010年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159个,比上年增加40个,当年完成投资238.58亿元,增长90.47%。5000万元以上项目238个,增加26个,计划总投资602.28亿元,增长43.29%。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竣工通车,西塞电厂、中铝铜板带、有色铜冶炼节能改造、华电热电联产项目、新冶钢460和航空航天特殊模具材料、谈山隧道、三馆一中心等重点项目已经竣工或即将竣工。 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聚集功能形成。2010年,黄石经济开发区、大冶经济开发区、大冶灵成工业园、阳新工业园、西塞工业园等完成投资152.24亿元,比上年增长82.94%。黄金山新区金山大道、百花路和大广高速连接线等5条道路建设,使整个2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路网基本形成。新区产业园开发一期建成投产,太阳能光伏建筑、研发楼、宿舍楼相继开工,工业园基础设施逐渐配套完善,山南机械工业园、科技工业园等相继落成。 五、内贸和外经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6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4.1亿元,增长20.5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5.95亿元,增长21.18%。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汽车、家具及装潢材料、金银珠宝等热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其零售额分别增长40.77%、37.87%和37.66%。 进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全年进出口总额1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1%。其中出口6.0亿美元,增长26.86%。一般贸易出口4.39亿美元,增长32.08%;加工贸易出口1.61亿美元,增长14.48%。机电产品出口0.99亿美元,增长15.34%;纺织服装出口1.54亿美元,增长11.20%。全年对日本及东南亚传统市场出口增长27.99%,对非洲出口增长2.58%,对欧洲及欧盟出口下降4.53%,对拉美洲出口增长118.60%,对北美洲出口增长18.96%,对大洋洲出口增长31.55%。(见表8)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10年各类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41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62万人次,增长10.96%;公路3960万人次,增长1.67%。货物运输量6339.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605万吨,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5万吨,增长29.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6万标准箱,增长0.1%。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7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45万辆,增长26.5%。民用客车保有量5.21万辆,增长25.1%;民用货车保有量2.04万辆,增长15.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增长11.8%;电信业务总量13.66亿元,增长12.7%。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年末达46.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2.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51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6.2万户。互联网用户19.7万户。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国内旅游人数789.82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国内旅游收入40.36亿元,增长51.3%。入境旅游人数13100人次,增长61.3%;入境旅游收入376.76万美元,增长8.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1亿元,增长31.0%。全年完成各项税收60.8亿元,增长16.81%,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5.08%。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35%。全年财政支出125.98亿元,增长31.86%。 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增强。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9.63亿元,比年初增长21.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0.19亿元,增长18.3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5.06亿元,增长30.61%。全年保费收入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财险收入4.38亿元,增长37.26%;保险赔付支出2.44亿元,增长7.2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4%。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27%。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年安排136项科技计划项目,比上年增加35项。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3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413件,授予专利权621件,授予发明专利权114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2047人(含成人教育2100人),在校生40868人(含成人教育8075人),毕业生10600人(含成人教育2299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9人,在校研究生19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609人,在校生38673人,毕业生13981人。普通中学招生62713人,在校生194669人,毕业生69753人。普通小学招生43233人,在校生233883人,毕业生4116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5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5970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33.36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1.3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11%。 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35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7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5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卫生技术人员127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22人,注册护师、护士5097人。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床位9345张。 体育事业再创辉煌。全年开展了30项次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了第三次国民监测工作,新建15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民体质进一步增强;我市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有4人获得2项次世界冠军、6项次全国冠军,组团参加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类获得金牌、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二名,延续了我市在七届全省运动会上竞技体育排名第二名的辉煌。体育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投资近3亿元的黄石新体育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成为我市标志性建筑。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体育彩票及体育市场呈现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体育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体育事业正朝建设体育强市宏伟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