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从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高于农村,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68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高于农村16.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业销售高于批发业,零售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35亿元,增长22.3%,增速较批发业提高10.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8个,实际到位项目20个,共计到位资金15.9亿元。 七、金融、保险 信贷规模扩张,存贷差距拉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3.32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3.37亿元,增长近四成,达到39.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6.8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3.69亿元,增长20.5%;金融存贷差高达56.46亿元,较上年增长53.5%。在贷款总额中,短期贷款12.54亿元,同比增长1.5%;中长期贷款14.32亿元,增长44.0%。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险收入0.42亿元,增长18.8%;人身险收入0.68亿元,增长6.9%。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0.40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0.21亿元,增长4.5%,人身险赔付金额0.19亿元,增长64.1%。 八、教育与科技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普九”成果巩固提高。全县年末拥有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人数1.61万人。拥有小学80所,在校学生6.79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5.6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49%。 教育成果再创佳绩。本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考人数5719人,录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新生人数3584人(含高职252人),占报考人数的62.7%。 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5万人,较上年增加0.23万人,增长28.1%。 成人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内成人高考参考人数875人,上线人数834人,上线率90.3%;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992人,当年取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30人,历年累计取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人数达1440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9项,其中省级项目9项,市级项目1项,县级项目9项;年内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年共申请专利38项,获得专利证书31项,实施专利26项。全县科技扶贫户数达到1.86万户,科技扶贫受益人数7.5万人。 九、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748个,病床数1700张,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747人,执业助理医师494人,注册护士402人,药剂人员86人,检验人员38人。全县婴儿死亡率5.2‰,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顺利推进,全县参合农户达17.57万户,覆盖人口64.11万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5.6%。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10.6万户,比上年净增0.2万户,增长1.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6%;光纤电视乡通率、村通率分别达到100%和87%;电视节目转播套数达187套,其中模拟电视节目套数42套,数字电视节目145套。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42台、彩色电视机100台、摄像机8架、组合音响12套、照相机5部;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8台、影碟机42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县级体育运动会10次,参赛运动员达0.2万人次。 十、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8万人。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3.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84.6%。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24.4%。 劳动就业形势较好,社会从业渠道多元化。再就业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1667人,其中“4050”人员650人;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650人,增长9.8%。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8人,同比减少43.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显着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2元,较上年增加1944元,增长16.2%。其中,工资性收入10923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88元,同比增长15.0%,其中食品支出4083元,衣着支出1100元,医疗保健支出598元,家庭设备用品支出738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5%。 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2元,增收788元,增长21.8%。其中:工资性收入2390元,增长30.4%;家庭经营纯收入1508元,增长5.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1元,增长13.7%。其中食品支出1881元,衣着支出135元,医疗保健支出363元,家庭设备用品支出20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50.7%。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5.15亿元,较上年增加14.46亿元,增长35.5%。 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3.28万人,发放养老金3.23亿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51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9.2万人,发放养老金607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7万人,拨付基本医疗保险金4422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7万人,发放工伤、生育保险费42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万人,享受失业金人数152人,发放失业救济金57万元。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年享受定期抚恤人数772人,发放抚恤金693万元;定期补助人数7881人,发放补助金2111万元;优待优抚对象8653户,发放优待优抚金168万元;五保户供养人数4776人,发放救济费860万元。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2万人,保障支出3786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54万人,发放保障金9827万元。 十二、环境管理、资源保护与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67%。森林覆盖率达到58.77%。 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环境治理重点监测单位5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1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烟尘排放达标率9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97%。 安全生产形势整体较好。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0件,较上年减少11.8%;安全事故伤亡人数60人,下降15.5%;直接经济损失76.0万元,增长13.1%。 注:1、公报中指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通江统计年鉴—2012》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减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