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19 宜昌市统计局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98亿元,增长37.1%。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11.5%、54.8%、66.7%、26.7%、36.0%和24.2%。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38.09亿元,增长22.0%。教育、文体与传媒、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分别支出32.77亿元、3.00亿元、27.74亿元、18.60亿元和28.49亿元,增长22.2%、30.9%、30.6%、68.9%和22.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51.39亿元,比年初增加305.39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743.11亿元,比年初增加302.8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6.67亿元,比年初增加129.8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12.68亿元,比年初增加203.6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00.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2.27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0.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0.2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寿险给付2.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0.8亿元;财产险赔款4.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幼儿园369所,在园幼儿7.68万人;小学321所,在校学生15.96万人,毕业生2.93万人,专任教师1.02万人;普通中学176所,在校学生15.81万人,毕业生6.07万人,专任教师1.34万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5.33万人,毕业生1.44万人,专任教师3449人。

全市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60项,比上年增加29项;获奖51项,比上年增加5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5家,比上年新增20家。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828件,专利授权量为1393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0个。有线电视用户63.53万户,新增8.4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6.27万户,新增12.30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1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技术人员2186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20人,注册护师和护士891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6575张。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10668人,报告死亡41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80.58/10万,死亡率1.01/10万。

全市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达386人次,获得57枚金牌、49枚银牌和61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06.85万人,户籍人口为398.8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9万人,出生率为7.50‰;死亡人口2.70万人,死亡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7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55元,比上年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1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1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3%。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88.07万人、135.71万人、44.85万人、47.70万人和36.16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13万人、4.80万人、2.11万人、3.47万人和3.2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253.89万人,参保率98.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67亿元。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0.1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16.00万人,比上年增加1.53万人。

十二、资源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399.74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34.98千公顷。全市共有矿产资源88种,矿床230处,其中已开发利用矿种33种。

全年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8.47千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8.0%。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初步测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1144.7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4%。原煤消费量1199万吨,增长25.3%;成品油消费量4.2万吨,增长10.3%。

全年共发生火灾351起,造成1人死亡。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61起,死亡71人,比上年减少10.1%,损失额3737.50万元,比上年增长60.4%。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58起,造成226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300万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