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溧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四、卫生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启动新市级医院建设,即将实施建筑围墙;马垫医院前期准备就绪;社渚卫生院土建完成、进入内装饰阶段;别桥卫生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先后完成了40所卫生室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所有村卫生室达省级标准。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已输录完成58万余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5%以上。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全市共有医疗机构215个,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18个。实有床位数2361张,卫生工作人员4255人,卫生技术人员31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26人,注册护士1196人,药师(士)159人。 十五、文化体育 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全年送戏下乡70场,送电影下乡3310场,送书下乡2.8万册次,组织广场主题文化活动21场,组织送文化下乡10场。体育健身团队发展迅猛,现有单项体育协会23个、2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协会近90个,会员数量达1万余名,数量、质量均处于全省前列。我市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苏省体育强市”。“焦尾琴传说”、祠山庙会列入省第三批非遗名录,目前共有国家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5个。 文体产业再上台阶。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建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努力打造红色旅游“第一村”。体育彩票销售有突破,全年体育彩票销售超亿元,跻身亿元县(市)行列,增幅超100%,名列全省第一。 十六、公用事业 城市形象显着提升。全年完成市政工程总投资7600万元,完成东大街等26条道路、平陵街等15条背街小巷和文化新村等8个老小区的改造。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和10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城区污水主、支管网158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3.6万户。 和谐安民工程实施顺利。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市应急中心)完成投入试运行。68套电子警察、18套高清卡口系统建设已基本完善。全市31个小区(公计64个探头)的视频监控建设和5000户平安E家建设均已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公众安全感96%以上。 十七、环境保护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58公顷,城市绿地率达38.4%。年内有4个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竣工验收,11个老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城乡生活垃圾实现统筹处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3.21万吨。深入开展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矿业整顿和化工整治三大行动,累计退耕还林还草3.6万亩、生态清淤105万方。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环保部工作考核。完成沙河、大溪、前宋以及50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和燕山河整治工程,清淤河道506.5公里,清淤河塘4898个。 十八、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78.73万人(公安年报数),比上年增长0.74%,其中,男39.87万人,女38.86万人。常住人口75.58万人,比上年增长0.84%,其中,城镇人口39.01万人,城市化率为51.61%。总户数26.63万户,年内出生人口6312人,人口出生率为8.05‰,死亡人口2885人,死亡率为3.68‰,人口自然增长率4.37‰。 十九、就业 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11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4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12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6543人,创业培训687人,扶持创业人数477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40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年末控制在2%以内,连续7年下降。 二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实现扩面提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保持100%,居民养老保险缴费15.4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10元提高到250元,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360元。累计发放居民基础养老金、尊老金1.93亿元。累计增加廉租房实物配租400套、租赁补贴800套,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5620万元。全市慈善基金规模达2.4亿元,累计发放救助金6000余万元,受助困难群众达16万余人次。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 二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创新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8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5元,增长18.8%,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1.96。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36606元,比上年增加2951元,比2007年年末翻了一番。居民消费水平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081元,增长2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39元,比上年增长9.5%。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根据城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至2011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电话(移动电话)274部,家用电脑87.6台,家用汽车26辆;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电话(移动电话)267部,家用电脑39台。 注: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2年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