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阜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9 昌吉州阜康市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弘扬新疆精神,践行新疆效率,,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强化措施、攻艰克难,继续坚定不移的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发展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4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65.0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比例为17.5:63.1:19.4。人均生产总值6237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14.2和3.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16.94亿元,增长17.3%;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5.9%;畜牧业产值15.93亿元,下降4.6%;渔业产值0.07亿元,增长1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04亿元,增长7%;

实现市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12.31亿元,增长22.1%;林业产值0.19亿元,下降6.5%;畜牧业产值14.86亿元,下降5.5%;渔业产值0.04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2亿元,增长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6亿元,增长7.1%农作物播种面积70.68万亩,增长9.2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万亩,下降3.75%;经济作物面积28.55万亩,增长33.3%;其中:棉花播种面积0.54万亩,增长54.3%;油料播种面积6.85万亩,增长21.5%;蔬菜播种面积10.75万亩,增长68.52%。其中制酱番茄播种面积1.14万亩,增长123.5%。粮、经、草比例由上年的66.4:33.1:0.5调整为今年的58:40.4:1.6。

全年粮食产量18.61万吨,下降5.1%。其中:小麦10.47万吨,同比下降20.9%,棉花产量0.05万吨,增长66.6%。油料产量1.5万吨,增长17.2%。蔬菜产量27.65万吨,增长56.7%。其中制酱番茄产量7.44万吨,增长125.5%。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17万吨,下降19.9%,

牲畜出栏稳步增长。全年累计出栏牲畜103.16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增加9.41万头(只),增长10.04%。其中:牛出栏6.31万头,增长8.61%;羊出栏77.86万只,增长11.24%;猪出栏18.4万头,增长5.75%;家禽出栏1678.75万只,增长8.61%。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全年累计肉类总产量达68122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424吨,增长8.65%。其中:牛肉总产量9449吨,增长8.5%;羊肉总产量13633吨,增长10.67%;猪肉总产量14028吨,增长5.65%;奶类产量52077吨,较上年增加9776吨,增长23.11%;禽蛋产量达10233吨,增加936吨,增长10.07%。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13万千瓦,增长8.6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19台,增长11.58%。小型拖拉机3727台,下降3.97%。化肥施用量(折纯)1.934吨,增长1.59%。农村用电量5682万千瓦时,增长7.19%。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3.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3万亩。较上年增加0.7万亩,增长2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初步测算,预计全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7%。其中石油工业完成21.05亿元,增长2.8%。兵团工业完成增加值6.11亿元,增长27.9%。市属工业完成增加值31.4亿元,增长3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0.82亿元,增长2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平稳提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2.24%,同比提升了42.05个百分点。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呈五升两降态势。总资产贡献率为8.54%,同比提升了1.6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5.31%,同比下降了24.7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3.48%,同比提升了5.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03次,同比提升了0.8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34%,同比下降了2.4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9459.45元/人,同比提升了71561.26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3.03%,同比提升了6.2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32亿元,增长41.7%;实现利税总额12.21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同比增长8%。

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出25.45亿元,增长24.5%,增加值6.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5%。市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6.5亿元,增长44.9%。完成竣工产值30.2亿元,增长108.5%。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7.07万平方米,增长20.6%;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0.4万元,增长158.7%;企业上缴税金2164万元,增长9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3%。其中,城镇投资74.29亿元,增长139.9%;农村投资1.46亿元,下降17.3%。房地产开发投资73429万元,增长202.8%。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72亿元,增长45.5%;第二产业投资71.70亿元,增长45.4%;第三产业投资10.67亿元,增长46.1%。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投资61.19亿元,增长409.2%。三次产业投资构成0.87:86.29:12.84

房地产开发投资7.34亿元,增长202.8%。房屋施工面积65.84万平方米,增长153.1%;竣工面积58.6万平方米,增长184%。商品房销售面积36.27万平方米,增长27.6%;销售额7.08亿元,增长14.8%。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

按经营地划分,城镇零售额17.09亿元,增长18.1%;乡村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6.4%。

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53亿元,同比增长33.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59亿元,同比增长15.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4亿元,同比增长18.1%。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13亿元,同比增长27.32%;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14.24亿元,同比增长15.49%,限额以下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7.5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达到68.4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3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