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文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8-19 文山州文山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圆满组织举办了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气排球、门球、田径、自行车、摩托车、击剑比赛及春节节假日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全年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活动达40余项次,丰富了城乡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十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

2011年平均气温18.0℃,比上年偏低1.9℃,比历年平均偏低0.4℃。2011年降雨量910.0mm,比上年偏多129.0mm,比历年平均偏少64.6mm。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58人,有市级环境监测站1个。201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9.6%,工业废气处理率92%,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83.1%。有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处理站1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7.6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盘龙河城区段水质达国家Ⅳ类标准。

2011年全市共有森林面积100580公顷,新增封山育林面积5.56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7.42万亩,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4.45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9%。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960.4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蕨类植物有45科100属262种,种子植物187科946属308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42种,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4种(长蕊木兰、云南拟单性木莲、水青树等);省级保护有25种(毛尖数、滇琼楠、红脉棱罗等);在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的野生动物有400多种,其中蜂猴、岩羊等7种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类222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6人,比上年上升8.3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216人,比上年下降10%。

全市共有人民警察601人,律师38人。2011年共发生普通程序处理交通事故7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7人;火灾事故33起,火灾损失额24.8714万元;立刑事案件5566起,发现受理治安案件数2339起,逮捕446人,劳动教养3人。

十三、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2‰,死亡率为6.48‰,自然增长率为6.72‰,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6.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7万人,非农业人口11.6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53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市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33018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0元,比上年增长32.2%。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39人,增加71人,增长3.17%。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6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5%。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651人,比上年末增加2685人,其中在职职工11974人,离退休人员2677人。参加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220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70905人,增加4795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91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988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598人,增加690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095人,救助失业人员423人次。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699人,增加1357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3651人,增加675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4322人,增加1128人。

2011年末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6767人,比上年增加119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22970人,比上年增加2850人。年末全市各类供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32张,供养各类人员5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0个,社区服务中心30个。接收社会捐赠款220.2万元。支出救灾资金400.04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1年文山市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10年文山市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公报中涉及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5、带*号统计指标表示统计报表制度改革,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