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曲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区拥有体育场馆3座,全民健身场地298个,面积33.29万平方米,较大型的公用全民健身点有沿堤路河边公园、江畔花园、人民公园及源河豪苑等大型小区内的场地;全年举行区级运动会6次,参赛运动员4100人次;镇级运动会3次,参赛运动员250人次;运动员参加市以上运动会获冠军67人次,其中国家级1人次,省级3人次,市级63人次。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9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99.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18.95平方米。全区商品房交易成交3551套,面积42.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商品房成交2782套,面积33.8万平方米。全区建成保障性住房1370套,面积14.91万平方米。城区建成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04.08万平方米,通车里程56.4公里。城区给排水系统良好,排水管道总长达54.8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5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735万吨,其中居民用水940万方,居民用水水价保持平稳。投入860多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宗,解决了1.9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村道硬底化公路40公里,改造农村贫困户住房345套。强化街镇和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完善了街镇和12个省级试点村庄的建设规划。建立了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3个村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完成省市下达的3个100%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镇、新型工业镇和生态宜居镇建设,镇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乌石镇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全区全社会从业人员14.9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0%,其中非农从业人员9.5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63.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从业人员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5.4万人,采矿业0.38万人,制造业3.08万人,批发和零售业2.21万人,住宿和餐饮业0.5万人,交通运输业0.36万人,建筑业0.76万人,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39人,教育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46万人。全区当年新增就业岗位3797个,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口1354人,登记失业率2.27%,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7702人,转移就业率达61%。 据韶关市国家调查队核定,2011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1866元,增长1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4元,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8210元,增长17.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9656.6元,增长14.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3.20%,全市县区排名第四。 全年投入民生资金5.69亿元(含中央、省市下拨),占财政总支出的66.18%。年末城镇职工参加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共16.02万人,增长4.1%。其中,养老保险3.66万人、失业保险1.42万人、工伤保险2.02万人、医疗保险7.94万人,生育保险0.98万人。以上五类保险全年征缴2.39亿元,增长25.3,支付费用1.68亿元,增长13.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16.05万人,下降0.5%,按农村户籍人口计,参保率为93.3%;基金总额4456万元,增长47.5%,发放支付2458.5万元,增长9.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共7.35万人,增长3.8%,全年征缴2423万元,下降5.2%,发放支付1330万元,增长13.0%。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实效,全区共有10个省核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人均收入达到6489元,比帮扶前增收4865元,增长了近3倍。 全区年末拥有社会福利机构10所,其中敬老院9所、福利院1所,收养人数431人,其中区福利院收养老人169人、弃婴45人。核定低保对象3476户9611人,比上年增加55户143人,发放低保资金1174万元,增长36.4%;核定五保对象543人,发放供养经费152.7万元,增长18.3%。 十一.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30.55万人,其中城镇16.99万人,比重55.61%。按公安户籍登记,全区总户数10.22万户、人口31.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35万人,占45.6%,农业人口17.195万人,占54.4%;户籍人口中,当年迁入3136人,迁出3978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6.17万人,女性人口15.46万人,性别比为104.5:100。据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显示,全年计划生育率97.22%,出生人口3379人,出生率为10.53‰;死亡人口1582人,死亡率为4.93‰;全区净增人口17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0‰。 年末全区耕地总资源28.6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7.81万亩。全年降雨量1443毫米,年平均气温19.6度,年日照时数1783.8小时。全区4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总库容2.65亿立方米,2011年蓄水量达1.32亿立方米。继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后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0805万公顷。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2.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7%,林木绿化率75.8%。全年完成荒山(岭)造林面积333公顷。马坝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31.04公顷,覆盖率为37.47%,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58平方米,县城公园面积达83.89万平方米。 较好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水安全全面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2010年市环保核定公布数据,下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4.73%;工业烟尘去率达99.7%,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78%。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2409.5万元(区环保提供2011年数据,下同),工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1600.9万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数据没有最后核定,本公报暂不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