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得到重视和发展,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9项目,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立项5个,市属合作项目立项17个,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1家,组建省级工程中心3家、市工程中心5家,争取上级科技经费扶持2000多万元。专利申请量5416件,增长29.1%。 2011年普教总投资358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8.9%。全区共有教职工人数26093人,其中专任教师18298人。普教校舍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全区普通中学65所,在校学生116595人;小学127所,在校学生145113人;幼儿园302所,在校学生79008人。全年初中升学率98.9%,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93.7%,比去年提高5.9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实施“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区有文化馆1间,镇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室722间,博物馆1间,纪念馆3间,图书馆15间,数字影院49间,图书馆藏书量165.4册。全年文化事业总投资12658.7万元,电影观众142万人次。全区文化活动室总面积达29万平方米,镇街文化站总面积5.6万平方米,文化广场面积112万平方米,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并日益完善。持续开展送影下乡活动,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3000场,受益群众达270万人次,覆盖率100%。创办南海区文化馆730剧场,举办了33场“爱在南海?文化四季”之音乐季系列活动,活跃文化演出市场。邀请美国、瑞士、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团队到我区举办11场“2011南海音乐季”音乐会,吸引观众近7万人次。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60个,其中医院14间,门诊部79所。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801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147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666人。婴儿死亡率2.84‰,下降0.28个千分点,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100%。 2011年我区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表现出色,在蹦床、拳击、篮球、射击等项目的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奖牌。全区共有460人次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得奖牌。全年体育事业总投资3596万元。现有体育场地4052个,其中:体育馆18个,篮球场2581个,网球场244个,足球场78个,游泳池87个。各镇(街)扩建小型全民健身公园20000平方米以上8个,全区各村居均建成一场(篮球场)、一室(兵乓球室)、一路径(健身路径)。人均体育面积超2平方米,每天近100万市民活跃在全区的公益体育设施中。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城乡人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4237元,增长12.9%,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95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5元,增长11.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34868元,增长3.8%。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861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3平方米。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0%和38.5%。 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在职参加社会保险246.51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3.18万人,增长13.0%,医疗保险在职参保人数58.71万人,增长21.1%,失业保险在职参保人数49.62万人,增长32.9%,工伤保险在职参保人数74.99万人,增长7.9%。参与农村合作医疗59.48万人,增长2.1%,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10万人,增长0.1%。社保基金运行平稳,全年各项社保基金收入51.43亿元。 全区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2435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5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965人,农村五保供养699人。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95,道路安全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367。 十二、人口和环境 全区户籍人口120.87万人,增长1.6%。出生率11.02‰,死亡率4.85‰,自然增长率6.18‰。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9.4%,女性占50.6%。 全年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352天,与2010年相比增加37天,优良率为96.4%,上升1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1.1%、1.8%和10.3%,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流经我区的西江、北江干流等主要江河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为100%,与2010年相比,水质保持良好。我区工业危险废物处理率保持100%。全年城市环境保护投资47.71亿元,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到2.29%。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64平方公里,与上年持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9%,与上年持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增长0.04%,绿地率36.6%,与上年持平。已建垃圾处理站10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4.6%。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置率达100%。 注:1.本公报2011年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定期报表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