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5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

佛山市南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2012年4月18日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区在“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问政网络、集思广益,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的考验,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2012年继续做好基层建设、企业服务,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208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82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52.84亿元,增长9.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3%,金融业增长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2%。其中:食品类上涨9.6%;猪肉上涨28.2%鲜菜下降2.6%;居住类上涨7.7%,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

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上升0.9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112亩,增长5.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325亩,减少3.2%;花卉播种面积42870亩,减少13.7%;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72559亩,增长2.7%。

全年粮食产量7003吨,下降4.0%;油料产量256吨,下降19.7%;蔬菜产量732297吨,增长4.8%;水果产量1492吨,下降77.8%。

全年肉类总产量6.81万吨,下降4.6%。其中猪肉产量3.31万吨,增长3.4%;禽肉产量3.49万吨,下降11.4%;水产品产量17.51万吨,增长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3.82亿元,增长13.4%。国有企业增加值6.26亿元,下降21.1%;集体企业增加值17.79亿元,下降2.3%;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029.77亿元,增长13.6%。轻工业增加值416.05亿元,增长12.6%;重工业增加值637.76亿元,增长14.0%。

全年产值超两百亿元的行业有六个,分别为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六大工业行业增加值570.2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1%。其中,金属制品业增加值123.26亿元,增长15.4%;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增加值144.79亿元,增长5.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113.31亿元,增长1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增加值74.58亿元,增长3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2.49亿元,增长16.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51.77亿元,增长15.2%。

至2011年底,我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0个,广东省着名商标115个。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80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3.65万平方米,减少10.1%;房屋竣工面积259.79万平方米,增长33.1%。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3亿元,下降39.4%;利税总额5.33亿元,下降2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工业投资172.78亿元,增长14.9%;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投资42.46亿元,增长18.7%;房地产开发投资197.81亿元,增长12.0%。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97.1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64.12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19.29亿元,下降17.1%,全区通车里程1850.53公里,增长0.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5.9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7%。其中,陆运63.42亿吨公里,增长36.0%;水运22.48亿吨公里,增长35.0%。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35.1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2%。

年末全区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64.45万辆。其中汽车36.18万辆,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私人汽车32.23万辆,增长16.8%。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6.56亿元,增长14.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1亿元,增长19.2%;电信业务总量34.05亿元,增长13.7%。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92.08万户,增长5.7%;小灵通用户年末8.28万户,减少17.0%;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432.89万户,增长10.7%;年末全区互联网用户57.58万户(不含手机上网用户),增长20.5%,全区互联网普及率为150.39%,比去年提高23.9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过夜游客284.09万人次,增长5.9%,实现旅游总收入75.82亿元,增长11.2%,旅游外汇收入10375.10万美元,增长12.4%。旅行团组团669360人次,增长5.5%。其中:出境旅游51363人次,增长12.4%,国内旅游617997人次,增长5.0%。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0.16亿元,增长22.4%。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70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批发额1179.33亿元,增长31.8%。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4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汽车类95.63亿元,增长15.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14.75亿元,增长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4.17亿元,增长1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5.09亿元,增长6.3%;日用品类零售额8.94亿元,增长11.7%;中西药品类24.77亿元,下降3.3%。

年末拥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16家,全年城乡主要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63.55亿元,增长5.7%。

七、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高速增长,进口和出口同步增长,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外贸结构趋于平衡。

全年进出口总值204.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出口总值102.49亿美元,增长22.1%,进口总值101.94亿美元,增长24.1%。全年实现贸易顺差0.55亿美元,外贸结构趋于平衡。

出口方面:外贸企业出口47.07亿美元,增长15.6%,“三资”企业出口55.42亿美元,增长28.3%;进口方面:外贸企业进口54.04亿美元,增长27.0%,“三资”企业进口47.89亿美元,增长21.0%。

全年“三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8.37亿美元,增长50.5%;“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7.06亿美元,增长15.3%。

八、金融

全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42.53亿元,增长6.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798.60亿元,增长6.3%;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97亿美元,增长50.4%。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630.15亿元,增长5.6%,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617.15亿元,增长5.8%;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06亿美元,下降12.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04.48亿元,增长12.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366.80亿元,增长13.0%;外币贷款余额5.98亿美元,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