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主线,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为“十二五”实现了一个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5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第一产业增加值27.1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33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238.44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6:64.9:31.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6%、64.5%和34.9%,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1、7.7和4.2个百分点。 就业:2011年,全区从业人员66.94万人,比上年增长1.8%,增加1.17万人。从业人数排前的经济注册类型依次是:私营企业、集体单位、个体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20.69万人、12.30万人、10.89万人和10.50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30.9%、18.4%、16.3%和15.7%。按行业分,居前三位的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数,分别有33.57万人、11.07万人和9.3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50.1%、16.3%和13.9%。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幅度较大,同比减少15.5%,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同比增加5.8%和6.5%,比重分别上升1.9和1.5个百分点。 2011年,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3783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270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1.5%。 二、农业 201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种植业产值24.33亿元,下降0.5%;林业产值0.36亿元,增长14.8%;畜牧业产值14.01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6.89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7亿元,增长13.6%。 全年农作物和水果播种面积均较上年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49.90万亩,比上年减少0.4%;水果播种面积5.94万亩,减少3.9%。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1万亩,减0.3%;蔬菜种植面积20.04万亩,减少1.3%;花卉种植面积扩大,达2.65万亩,比上年增长1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1年,受日本地震影响,4月份汽车生产出现急挫,但很快企稳,逐步恢复生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工业对全区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为71.5%,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670.36亿元,增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3.6∶86.4,重工业占比持续上升。大中型企业对产值拉动作用较大,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52.29亿元,同比增长15.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0%。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企业中,工业总产值排前五位的依次是:(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8.47亿元,同比增长14.9%,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5.3%,汽车制造业产值1232.35亿元,增长15.6%,其中汽车整车产值941.24亿元,增长13.2%;汽车零部件产值291.11亿元,增长23.6%。(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35亿元,增长20.2%,占比2.6%。(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全年产值41.21亿元,增长26.8%。(四)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值40.10亿元,增长20.6%。(五)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值38.59亿元,增长16.0%。这五大行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21.72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的85.1%。 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略增。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提高至全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4家,亏损企业50家,亏损面达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9.84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212.31亿元,增长4.2%;产品销售率98.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0.3%,提高10个百分点。 建筑业:2011年,全区资质以上企业2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29亿元,同比下降8.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54.62亿元,同比下降7.8%。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3.98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6.07亿元,下降12.4%;房地产开发投资90.21亿元,增长30.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87亿元,同比下降17.7%。 从投资主体的登记注册分,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与上年相比增幅较大,国有单位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下降。2011年,外商投资43.72亿元,同比增长57.9%;民间投资89.03亿元,增长19.4%;国有单位投资15.67亿元,同比下降55.8%;港澳台投资27.86亿元,下降7.0%。 从投资行业分,第二产业投资成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推手,全年第二产业投资53.11亿元,同比增长29.4%。第一、三产业投资同比均出现下滑,投资额分别为0.3亿元和122.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2.2%。三次产业投资额所占比重为0.2:30.1:69.7。 2011年全年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项目数9个,比上年减少4个,累计投资额47.88亿元。全区基础设施投资13.47亿元,同比下降60.5%。 房地产开发方面,全区房屋施工面积995.85万平方米,增长19.8%,其中住宅732.31万平方米,增长24.0%。房屋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263.33万平方米,增长9.2%。房屋竣工面积168.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7.6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5.0%和93.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6.8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2.0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7.2%和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为141.36万平方米和99.76亿元,同比下降12.6%和0.3%。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79.4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70.8%,其中住宅空置41.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1%。 五、国内贸易 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6亿元,增长18.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2.34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82亿元,增长13.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零售额199.62亿元,增长18.8%;农村市场零售额66.54亿元,增长15.7%。商品销售总额491.78亿元,增长21.3%,其中批发额269.45亿元,增长23.3%。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排前三位的是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织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依次为25.09亿元、12.16亿元和4.75亿元;在食品类价格指数大幅上涨12.2%等因素的影响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3.97亿元,同比增长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