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市管理 市容保洁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清洗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深化创建星级街道工作,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率达95%;认真开展控烟工作,全区165个单位被授予无吸烟单位称号;加强“市-区-街”三级城管联动执法,重点对“六乱”和违法建设等进行综合整治,全年出动执法人员达18万人次,视频巡检6万余次,清理“六乱”5.32万宗,清理乱张贴75万多张、乱涂写15万多处,整治占道经营17381宗、乱摆卖35822宗,拆除违法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 社会治安 2011年,刑事立案数4043宗,其中:“两抢”案件445宗;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016宗,破案率50%。全年发生火灾28起,死亡4人。全年工矿商贸(含建筑)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技 2011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0家,全年共引进各类科技及创意企业75家;区辖内现拥有省、市级工程中心17个,区级工程中心22个,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全年安排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9450万元,增长17%,带动项目申报单位研发投入10.5亿元。区辖内单位共获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项目62项,经费总额856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1453件,增长31.6%。全区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8.29亿元,增长33.4%。 教育 2011年,全区各类学校97所,在校学生93248人,专任教师6166人,初中升学率91.4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6.18%。新增资金2亿多元用于发放教师住房补贴和维修金,新增义务教育用地72460平方米、义务教育优质学位3600个和公立幼儿园3所。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总上线率全市第一。 文化 2011年,全区共举办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传统文化经典诵等读书宣传活动13项,共接待读者23.6万人次,外借图书25.3万册次。100家图书漂流驿站全部建成并挂牌服务。“荔湾风华”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组织102场群众艺术精品演出、108场数字电影放映进社区,2万张文化惠民卡全部发到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家庭。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9700多人次,检查音像店343家次、书报摊2077家次、网吧3174家次、娱乐场所483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0多万张。 卫生 2011年,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78个,实有医疗病床502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12人,其中医生2478人。全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共6540平方米,新建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56例,发病率275.91/10万,下降17.06%。妇幼保健指标位列全市前列,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7.31%,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9.70%,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8.68%,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3.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3‰。 体育 群众体育开展扎实有效,全年组队参加2011年广州市元旦万人健步行、横渡珠江、迎春乒乓球赛等20项活动,累计人数达13万多人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年新建健身路径30条、篮球场8个、健身广场1个、健身苑1个,并对全区150处健身设施进行维修;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参加市运会荣获团体总分奖第一名;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场馆赛后利用良好,体彩销售成绩喜人,全年销售达1.95亿元。 社区建设 街道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22条街道“一队三中心”机构组建及人员整合基本完成,14条街道已基本完成“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建设。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已有政府购买社工试点服务项目12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项目3个,社区居民参与和享受服务达8.42万人次。南源街和平新村社区等8个社区被评为“2010年广东省宜居社区”。 社会福利 2011年,共向4796户低保救济家庭发放低保金4105万元,为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临时物价补贴524万元。全年办理困难群众特别救助172人次、医疗救助零星报销1362人次;实施重大疾病医疗资助197人次,临时救助631人次。新增民办养老社会福利机构3间,新增床位1567张。认真审核民办福利机构3000多名我区户籍老人的运营资助申请,共审核运营资助6000多人次,资助金额320万元。 六、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 201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1.04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增长0.16%。人口出生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0.91‰,计划生育率98%。 就业 至2011年年末,全区登记在册城镇失业人员78771人,实现就业56562人,再就业率达71.81%。2011年,举办现场招聘会72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61万个,免费培训区内失业人员2.29万人,超额完成民生十件实事年度计划任务。 社会保障 2011年,区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41.73亿元,同比增加6.74亿元,增长19.3%。全区五大险种参保149.9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5.85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2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6.91万人;创新社会化退休人员管理模式,“安老”服务员上门探访退休人员约50万人次,电话探访约18万人次,住院探访4264人次,家居清洁604人次,维修服务156人次。 居民收入 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62元,增长12.4%,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106元,增长9.5%,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的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本公报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