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07 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45.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66.7公里,县乡公路313.28公里,油田和济军基地生产专用路965.7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72.1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53.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2%。客运周转量46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8%;货运量353.1万吨,货运周转量40359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8.8%。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09万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全区国际互联网用户3109户,固定电话装机2.98万户,电话普及率40.2部/百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39万元,比上年增长8.9%。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全面增长,个体、私营经济占据首位。全区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3018万元,比上年增长5.7%;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1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26170万元,比上年增长4.0%。

各行业零售额有增有减,批发零售贸易业26001万元,比上年下降0.8%;餐饮业零售额78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农业生产者零售额255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制造业零售额28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全区实现商业总产值27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2%。

对外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4029千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出口3729千美元,比上年增长8.7%;进口300千美元,比上年增长20.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228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区级收入14082万元,乡级收入1146万元;财政总支出完成16224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灶内支出137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当年可用财力17054万元,累计结余830万元,当年净结余2万元,实现了当年的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全区连续十七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业稳步发展。2001年底金融部门各类存款余额40.81亿元,比年初增长14.9%;贷款余额6.2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居民储蓄存款31.8亿元,比年初增长20%。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各类险种承保额132.7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0577万元,增长9.7%。

八、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围绕经济发展,立足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86%。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取得科技成果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筛选储备最新科技成果20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86件,培育民营科技企业5家,技术贸易额729万元。在北京、西安、大连、沈阳4座城市设立了科技招商站。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设面积4600平方米,已与7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合同。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冬枣、千亩贝类、芦苇等三大高科技示范园。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0期,受训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科技明白纸85000余份,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有了显着增强。

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1年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75人。其中本科56人,专科163人,中专5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165人,比上年增加1239人。其中初中6019人,高中1146人;小学6544人,比上年减少15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数1419人;区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数90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河口区第十届群众文艺汇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与油田联合举办了“河口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在全区开展农业科教电影“千片进村”活动。多幅书画作品在“新世纪杯”、“避暑山庄杯”、“中国人寿杯”、“耀吉兴杯”等大赛中获奖,电教片《土地卫士》被省委组织部录制发行。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河口区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数人次在省、市比赛中夺取奖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卫生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6个,床位200张。卫生技术人员259人,医生105人。村级的医疗水平大有提高。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7元,比上年增长2.9%;人均消费支出6344元,比上年下降9.3%。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53元,比上年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2237元,比上年增长40.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7%。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从业人员9470人,比上年增加1335人。其中在岗职工8868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631万元,比上年增长31.34%;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035元,比上年增加1466元,增长15.3%。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717人。

据2001年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1956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452人;本区总人口88371人,非农业人口16551人。人口出生率12.27‰,死亡率3.42‰,人口自然增长率8.85‰。本区计划生育率99.5%,晚婚率98.6%。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工作成效显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38人,比上年增加82人。其中城镇576人,农村762人;社会救济3500人。其中城镇576人,农村2924人;优抚人数6977人。

注: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部分指标未包含油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