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07 东营市利津县统计局

金融业运行平稳。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4575万元,比年初增长33.5%,比年初增加10393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3363万元,比年初增长33.7%,增加6632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26861万元,比年初增长0.9%,增加7352万元。全年现金投放190453万元,同比增长78.1%。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实施的八项重点市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263万元。投资959万元种植各类树木2万余棵,铺设绿化给水管线30700米,新增绿地面积40.7万平方米。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1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先后组织申报了43个环保项目。其中市级14个,省级5个,国家级12个,2009国家项目库项目12个。2008年检查企业230家/次,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8家,行政处罚3家,查处未批先建项目5个。共审批建设项目49个,拒批项目3个。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率均达到了100%。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9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项。推荐申报省市科技奖项目9项,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申请专利78项,获得授权71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17115人;小学45所,在校学生2141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50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79所,入园儿童1642人,在园儿童6584人。

2008年,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文化馆全年策划、组织、承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20余次;图书馆共计借阅图书10000余册次,接待读者18000多人次;博物馆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内外装工程正在进行中。县电台共播出《利津新闻》节目365期,3000多篇稿件;“行风热线”播出92期。电视台共编播《利津新闻》365期、3200余条,《今日新利津》、《法制凤凰城》等专题节目共65期;播出电视剧300余部、8000余集,电影100余部。全县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9%,入户率为46%,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已近4万户。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6个,病床840张,卫生技术人员74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346人,注册护士19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卓有成效,全县249363人参加了新农合,占农业总人口的96.79%。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在东营市第八届运动会中,老年人地掷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健身球操比赛团体第二名、太极剑比赛团体第三名;获少年组金牌数第四名;组队参加了“科达杯”第一届黄河口马拉松全国邀请赛,在马拉松全国邀请赛5km健身跑项目中,利津队员有三人分获个人第七、八、九名。

十、人口、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29.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人口出生率7.27‰,人口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0.47‰,略有下降。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8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工资性收入14070元,增长2.0%;经营性收入803元,增长70.0%;财产性收入432元,增长171.2%;转移性收入1185元,增长7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223元,增长5.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57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工资性收入1565元,增长10.6%;家庭经营性收入4307元,增长13.4%;财产性收入282元,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24元,下降2.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5.9平方米。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6731人,比上年下降2.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8258万元,增长1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887元,增长23.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05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7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6%。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失业救助金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等不断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全年共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4405万元,新增参保职工1146人;征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6268万元;征缴农村养老保险费68万元,参保23629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达15773人,新增2919人;城镇居民参保14749人。全县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3749人,征缴基金150万元。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965人,征缴失业保险金283万元。全县生育保险参保职工4143人,收取生育保险金47.2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和救助工作不断发展。年末共有社会敬老院8处,共有床位832张,收养723人。全年发放救灾扶贫款153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分别为1979人、11097人。安置残疾人94人。全年福利彩票发行额达478万元。

注:1、本公报数字主要是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字为公安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