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形势稳定。全区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52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26.5亿元,比年初增长7.0%;各项贷款余额5.29亿元,比年初增长8.7%。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各类险种承保额128.2亿元;保费收入964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已决赔款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赔付率为34.8%。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份,技术贸易额达426.8万元,专利申请量33件,筛选储备最新科技成果120项,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16项,引进高层次人才29名,取得科技成果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86%。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68人。其中本科87人,专科144人,中专13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926人,比上年增加913人。其中初中4926人,高中1000人。小学在校生8078人,比上年减少72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区共设幼儿园93所,在园幼儿数1876人。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24人。 九、文化、文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区艺术团共送戏下乡30余场,观众3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举办“千禧龙腾”闹元宵油地大联欢、“盛世欢歌”文艺晚会、第九届群众文艺汇演、“农信杯”文艺晚会、庆“七一”硬笔书法展览等大型文艺活动。全区专业、业余作者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80余篇(首),书画作品在“金龙杯”、“华夏杯”、“避暑山庄杯”等书画大赛中获奖。 卫生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6个,床位200张。卫生技术人员272人,其中医生132人。村级的医疗水平有很大改观。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首次成功举办了东营市第十五届“长寿杯”老年人运动会,组团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并夺取18枚奖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区一中和义和中学被确定为市级传统项目学校,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十、人口和居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成效,年末全区总人口1912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718人;本区总人口87331人,非农业人口15195人。本区计划生育率99%,晚婚率99.6%。人口出生率11.6‰,死亡率3.58‰,人口自然增长率8.02‰。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从业人员8135人,比上年减少485人。其中在岗职工7990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333.1万元,比上年增长5.6%;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569元,比上年下降2.6元。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125人,登记失业率1.4%。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7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549元,比上年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94元,比上年增长36.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587元,比上年增长5.6%。恩格尔系数为51.75%,比上年降低1.73个百分点。农村小康进程达89.48%,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比重为33.69%,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本区拥有敬老院5处,收养孤寡老人113人。社会福利业企业9家,安置残疾职工127名。社会救济8802人。城乡居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1256人。 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