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07 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

各行业零售额有增有减。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113万元,比上年下降10.4%;餐饮业零售额5266万元,上年增长15.68%;制造业零售额2030万元,比上年下降45%;其他零售额17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3.11%,其中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15033万元,比上年增长4.1%。

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21个,新建建材专业批发市场1处,集贸市场成交额32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13%。招引外地客商百余户,繁荣了河口经济。

全区实现商业总产值15083万元,比上年增长39.3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首次实现了过亿元的目标,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总支出10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本级收入加上各项专款、各项结算补助及中央税收返还,减体制上交及转向上解后,当年本级可用总财力11166万元,收支相抵后滚存结余716万元。至此我区已连续十四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各乡存、贷款余额保持了较快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7.25亿元,比年初增长12.03%;各项贷款余额4.67亿元,比年初增长15.9%。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区各类险种承保额达9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保费收入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79.0%;赔款额2478万元,赔付率45.61%。

八、科学技术

河口区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共组织实施三大科技工程(人才资源开发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项,其中市级以上11项,取得科技成果10项,有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市科技进步奖5项,教育部二等奖1项,省星火奖1项;评出区科技进步奖12项,申请专利15项。技术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年技术贸易额51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9.36%。

全区实行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科技体系更加健全。选聘科技副区长2人,科技乡镇长5人,科技村委副主任175人,拥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35个,从业人员127名,其中专职科技人员97名;培育科技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40个,示范户1400个。

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全区共建有林果、蔬菜、水产等技术协会、研究会18个。各乡镇都成立了科技文化培训中心,47%的村建立高标准科技文化大院,进行经常性的科普宣传工作。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进一步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39人,比上年增长18.9%;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451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04人;小学27所,教学点40户,在校学生883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分别达到97.93%和100%。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全区幼儿园92所,在园幼儿人数2074人,专任教师156人。成人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文化事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续保持健康、繁荣的发展态势。全区93%的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文化下乡活动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元宵期间,我区组织了260余人参加了全市第三节民间文艺调演,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成功地组织举办了全区第七届群众文艺会演。1998年,我区业余作者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余篇,在黄河口文学庆祝建市十五周年比赛中,我区由三名作者获奖。一幅书画作品获“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特别奖;一幅书画作品获“庆祝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白马寺杯国际佛教书画大展”优秀奖;三幅版画获市三等奖。

卫生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年末本区共有地方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6个,床位187张。卫生技术人员272人,其中医生110人。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有所提高。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首先在学校得到了贯彻实施,全区中学生达标率为97.5%;60%的乡镇跨入了省级体育先进乡镇行列。在全市业余体校田径对抗赛中,我区获四项第一;在省第十九届全运会中,我区运动员获得男子1500米赛跑第四名,铅球和铁饼均为第六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稳定提高,人口继续保持有计划的低速增长。本区计划生育率98.6%,晚婚率99.8%。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3.76‰,人口自然增长率7.24‰。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1841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672人;年末本区人口863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33人。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303元,比上年增加557元,增长31.9%。人均消费支出1419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3.0%。全区农村小康进程达82.88%,比上年提高7.92个百分点。

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大提高。年末从业人数达7464人,在岗职工7264人;职工工资总额5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职工平均工资8115元,比上年增长33.5%。下岗职工404人。

社会福利事业与保障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本区拥有敬老院5处,床位122张,收养孤寡老人92人。社会福利业企业7家,安置124名残疾职工就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