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五日) 199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农业富民、城乡一体”的总体思路,团结一致,迎难奋进,创造性地推进改革和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一、综合 全区经济总量保持了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74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36万元,增长32.1%,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3.8%,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519万元,增长17.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5.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472万元,增长8.1%,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0.3%,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42元。 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7年的36.8%、30.0%、33.2%,调整为42.5%、28.8%、28.7%。 二、农业 全区各级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247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0.5%。其中本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264万元,比上年增长58.5%。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416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2.1%。粮食、水果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区造林面积1734公顷,实现林业增加值453万元,其中本区实现林业增加值274万元。 畜牧业生产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发展势头有所减缓。98年规模养殖户达到610户,成为农民增收及促进粮食转化的重要产业。全区实现牧业增加值3764万元,本区实现牧业增加值3747万元。 渔业生产继续坚持“稳定捕捞、发展养殖、抓好远洋”的方针,注重效益,稳中求进,同时实施常规品种和名、优、特、新、珍、稀品种相结合,确保了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3886吨,比上年增长83.0%。其中海水产品39386吨、淡水产品45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3.4%和79.4%。渔业增加值11035万元,比上年增长48.3%。 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高。年末机械总动力达到8.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0.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混合台)2625台,比上年增长3.5%;农用汽车115台;农村用电量863.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504吨,比上年增长67.1%;全区各乡镇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水的“四通”比重分别为100%、93.3%、62.4%、80.3%。 兴修平原水库及水利排灌配套设施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关心并积极参与的热点。全区年末耕地面积1857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1800公顷,比上年增长11.1%。全年农业灌溉供水55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0.8%。1998年新解决10个自然村的4000人、200头大牲畜的生活、生产用水。 三、工业 全区工业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产结构,重点抓好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065万元(九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6.5%。本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6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65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工业产品产量:原油加工量25868吨,增长3.5%;供电量1165万千瓦时,增长43.47%;白酒810吨,增长8.0%;木制家具38632件,增长23.87%;机制纸16091吨,增长9.8%。 全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销状况良好,但企业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回落。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0.42%,下降32.6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87%,下降3.2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0.83%,下降5.6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9.29%,上升18.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3435元/人,上升6.48%;流动资金周转率1.31%,上升1.6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重点转向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住房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46万元,比上年下降33.5%。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974万元,集体经济投资4612万元,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160万元,城乡居民投资2000万元,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974万元;其他投资2160万元,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9个,比上年减少9个,中全部竣工投产项目28个,比上年减少6个,建成投产率为96.6%,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年内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是:“城建年”活动中城市道路扩建面积9万平方米,使城市基础建设有了新起色;“安居工程”竣工房屋面积3.35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效益稳步提高。全区建筑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增加值实现2975万元,比上年下降11.4%;房屋施工面积1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1.8%和26.4%;实现利税756万元,增长5.3%;工程质量优良率为18.3%,比上年降低3.9个百分点。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条件和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区内公路通车里程达952公里。全年货运量324万吨,货运周转量3622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4.7和2.55%;客运量39.4,客运周转量3777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6.85%和9.2%。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66万元,比上年增长94%。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年末达到1.54万门,比上年增长14.9%,程控率达到100%;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62户,增加4447户。区邮电局1998年8月底顺利完成邮政局和电信局的分设任务。 六、国内贸易 全区城乡市场繁荣,货源充裕,物价走低。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52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有不同程度下降,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全区国有经济零售额3383万元,比上年下降48.92%;集体经济零售额3031万元,比上年下降8.05%。区各职能部门实行政务承诺,提高服务意识,尽心竭力为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保驾护航。1998年底全区个体经济业户发展到4399户,从业人员8260人,分别增长22.6%、26.0%,完成社会消费零售额22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2%;私营经济175家、从业人员2456人,分别增长31.5%、38.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46万元,比上年增长6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