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金湖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9-10 淮安市金湖县统计局

全年工业用电量5.1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0%。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6.7亿元(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增长3.2%,竣工产值25.6亿元,增长59.4%,房屋施工面积287万平方米,增长10.0%,工程结算收入19.7亿元,增长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长势头较快。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的投入,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19亿元,增长23.0%。在城镇和农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本年施工项目18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6个。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10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7.8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65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0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40.9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4.3%。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家鑫纺织、金湖二桥、侨新氨纶纤维、良建金属制品等项目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大兴标准化厂房、展旺管材、爱特福粮食科技物流园、新港口工程、宏盛吊机钢结构等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20项重点项目投资完成16.22亿元,占城镇和农村规模投资比重的33.4%。这些大项目的投入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累计完成14.61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锦绣华城、上海花园、兰亭熙园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香港城、水香嘉华、森林绿都、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本年完成投资在8000万元以上。全年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17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1%,商品房竣工面积53.0万平方米,增长44.5%,房屋销售面积53.24万平方米,增长3.6%。

五、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0年,由于经济回暖向好和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程,各类市场均衡发展,消费市场呈现出销售、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从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增长25.1%,限额以下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4亿元,增长15.5%;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亿元,增长24.1%。以卫生保健、旅游、文化娱乐用品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异军突起,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增长30.6%。注册外资到帐在全市率先突破1亿美元,达1.3亿美元,增长88.1%。全年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3928万美元,增长28.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建设大突破,大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确立“奋力拚搏两年,解决交通瓶颈”的战略举措,实施交通建设十大工程。金宝南线全线通车,金湖港口、汽车客运总站正式运营,淮金公路金湖段、金湖二桥快速推进,金马高速金湖段、金宝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年末全县社会公路总里程1196.45公里,其中:国道4.14公里,省道83.79公里,县道280.66公里;一级公路61.02公里,二级公路155.38公里,三级公路80.80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年预计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55万户,小灵通用户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19万户,互联网用户3.37万户,全县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旅游业快速发展。实施17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旅游项目资金投入3亿元。建成尧帝公园,大佛寺复建工程有序开展,白马湖环湖旅游大道顺利建设,荷花荡景区增添新景。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亿元;接待海外旅客399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8.95万美元;组团出游旅客2.01万人次。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18.0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5%和59.1%,财政支出19.40亿元,增长47.9%。

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稳步加大,教育支出2.63亿元,比上年增长4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6.0%,医疗卫生支出1.07亿元,增长6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9亿元,增长109.0%。

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组织银企授信签约到位资金18亿元,新增1家行业信用协会,设立1000万元小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3.1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1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1.72亿元,同比增长19.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1.97亿元,比年初增加23.09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短期贷款46.86亿元,比年初增加14.37亿元,中长期贷款23.54亿元,比年初增加8.79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营造科技发展环境,夯实创新型经济发展基础,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0个,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着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6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顺利接受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城西小学迁建工程,扩建金荷花幼儿园,开工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全县现有幼儿园14所,小学25所,初中9所(含民办初中1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其中,四星级普高、四星级职高、三星级普高各1所。全县在校生4.27万人,专任教师0.35万人。全县14所幼儿园全部建成省合格园,已创建省优质园8所。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4.7%,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持续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1%,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3.1%,高于省定标准。全县拥有国家、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84人,省特级教师10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市、县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285人,享受市、县政府特殊津贴69人。全县中小学“省合格学校”比率、现代教育技术覆盖率、校园网建设完成率均达100%。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