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2-09-10 连云港市灌云县统计局

五、交通、邮电

道路交通条件显着改善。全力推进242、226和324省道建设,242省道全年完成投入1.65亿元,基本实现路基工程全段畅通,路基调平调拱到位,桥涵全面完工;324省道完善杨集至燕尾段绿化工程和柴门桥、小南沟桥工程;226省道建设工程完成招投标事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全面进场,完成投入5200万元。疏港航道工程顺利完成永久性用地5300亩、临时用地近万亩、拆迁房屋16万平方米,迁移杆(管)线迁移25万延米,拆除码头11座和其它附属物,绿色通道已完成。完成新建农村公路25公里,改造危桥10座。目前灌云县已基本形成一个以沿海高速、宁连高速、徐连高速为纵横向快速通道,以204国道、324省道、236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公路为补充,干线公路与支线公路相衔接,等级公路与乡村公路相配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邮政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99亿元,增长13.6%;固定电话用户2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61万户;互联网快速发展,用户达8.24万户。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交流快捷便利,网络通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六、财政、金融

全县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推进。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1.1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增长26.6%,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9%,增长32.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91亿元,增长24.4%。

全县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信贷投入激励机制,积极创新银企合作平台,规范农民资金互助社经营,千方百计筹措信贷资金,想方设法开拓贷款市场,逐步向规范化、良性化循环方向发展,实现存贷款双重增加,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2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27亿元,增长11.7%,各项贷款余额82.87亿元,比年初增加19.73亿元,增长31.2%。

七、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成效明显。积极组织申报并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侧重在畜禽产业生产加工及农业机械、设施栽培以及新材料制造行业,组织项目申报。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计划项目66项。共实施项目30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17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项、科技支撑计划2项、省苏北专项行动计划4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加快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由县大豆原种场组织申报实施了国家农转基金项目“灌豆2号良繁新体系建设及产业化”、与省农科院共同组织实施了“辣椒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及产业化”、“番茄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及产业化”的项目;加强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无公害芦蒿现代科技园的建设。申报实施了“芦蒿番茄轮作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研究示范”、“设施蔬菜持续高效关键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中食灌云畜禽发展有限公司“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规模化养猪中的应用示范”;围绕产业发展,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技术创新平台17家,共建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6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花果山”牌风鹅等3个产品获批省“名牌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申请量,全县共申报专利申请量168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三残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7.0%和99.5%以上。完成初中招生12344人,初中巩固率为99.8%。2011年高考全县本二以上达线1246人,达线率居全市四县第二。中考优秀率达22.9%,比上年提高了5.0%;师资质量显着提升。2011年全县教师副高级职称评审通过121人,中级职称评审通过185人,中专系列高级讲师评审通过12人,讲师3人;成教职教有了新发展。2011年灌云中专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荣获2009—2010年度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6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5.90万人,农民工培训2013人,老年教育培训3000人。灌云县中专培训中心楼总建筑面28000平方米,投入5000万元,主体工程已经顺利封顶。

文体艺术事业繁荣兴旺。全年共组织各类大型广场系列活动45场次,小型广场文化活动500余场,参与演出人员2000多名,观众近15万人次;送电影下乡3100场次,送戏下乡60场次,送书下乡6万余册;文艺创作空前繁荣,10余部长篇小说出版发行,舞蹈《波斯庄园》和《彩云之南》分别获得全国魅力校园少儿舞蹈大赛金奖和香港金紫金花国际青少年舞蹈大赛少年组金奖。积极巩固提高“体育强县”创建成果,努力打造“竞赛名县”品牌,被国家体育总局先后授予“2010-2011中国排球联赛优秀赛区”和“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省体育局授予“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荣誉称号,在海门举行的江苏省县组篮球比赛中,灌云县代表队取得了男篮第一名、女篮第四名的好成绩。新闻报道成绩斐然,全年共编播《灌云新闻》节目365档,播出《看点》栏目58档,广播专题节目360档,制作完成《奋进》、《春风化雨暖万家》、《灌水云山绘新城》、《风韵潮河湾》等20余部电视专题片和20多次现场直播任务。有2条新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3条新闻被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等栏目采用,专题片《娘家》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创优二等奖。对全县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检查450余家次,收缴盗版光盘1.2万余张、非法出版物达5000余册,查缴的具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30余台,查处黑网吧60余家。广播电视覆盖全县城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1万户,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17.5万户,入户率达65%,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2011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0个,病床位1809张,卫生技术人员2164人,其中:执业医师685人、执业助理医师123人、注册护士750人、药剂员131人;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设计,开放床位1000张,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入3.08亿元的新区医院建设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快速推进。集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卫生人才培训为一体,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2.7万㎡的县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加紧施工;新农合规范运行,不断加强基金监管,扩大报销范围,2011年,全县参合人数达74.18万人,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省监测点40个水厂监测,监测覆盖率、卫生档案建档率及指导到位率均达100%。全面完成农村改厕16个乡镇34个村13000户全年目标任务;开展医疗市场专项整治、规范医疗行为、打击非法行医,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5848人次,检查各类机构、单位10336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220份,立案查处62户,清理违法医疗广告45条,没收药品、器械20箱,罚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