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东海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实力显着增强。年末拥有独立核算的科研机构33个。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2家,比上年分别增加4家和7家。全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1个,通过鉴定11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个,达到省内先进水平4个,比上年分别增加4、7、4和2个。全年有42个科技项目列入省和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取得省和国家科技成果6个,比上年分别增加12和2个。提出专利申请636个,获得专利266个,比上年分别增加292和157个。吸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2个,农业综合试验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40个。科学技术支出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2.35%。 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列为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县、乡、校各级年内共投入30666万元用于省优质园创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教育技术装备购置等项目。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合格园38所,15所申报省优质园、17所申报市优质园顺利通过验收。投入8779.6万元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加固、重建校舍96栋。49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进入基础施工阶段。撤并初中4所,搬迁小学6所。完成80所村小龙芯电脑工程建设,全县97个教学点、116所小学、30所中学均达到省教育技术二类标准。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09所,其中:普通中学41所,高中10所,初中31所,小学校104所,幼儿园60所,职业中学1所,盲聋哑学校1所。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2161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5009人,高中教师1670人,初中教师3339人,小学教师4757人,幼儿教师2107人,职业中学教师221人,盲聋哑学校教师31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11万人,其中:小学生7.81万人,初中生3.83万人,高中生2.5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3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学生巩固率、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初中学生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5%。全年共向各类高等学校输送新生6825人,其中:考取本科2187人,考取专科4638人。 九、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 公共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1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实现达标建设,20%行政村建有电子阅览室,346个村建有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并坚持正常开放,60%的农家书屋达到省三星级标准。县图书馆、少儿版画活动中心、博物馆、体育馆、体育场等设施功能日趋完善。年末共有文化机构22个,举办各种展览会98个,组织文艺活动290次,放映电影5121场。县吕剧团选送的《称爹》在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奖”,上演剧目14个,全年演出190场次。年末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54万册,发放借书证24880个,全年总流通92.6万人次,书刊外借91.5万册次。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2万平方米。 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座,乡村广播专用线5047公里,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开通有线电视频道42个,有线电视用户26.3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组织播出《东海新闻》264期、播出电视新闻稿件3168条、播出《晶都大地》50余档、播出《消费前沿》80余档。策划了《助力四城同创,共建美好家园》、《红色记忆》等专题报道。广播电视台全年累计发射时间15200多小时,其中:电视10频道发射时间6500多小时,电视42频道发射时间2100多小时,调频广播电台发射时间6600多小时。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增体育场地4个,体育场地达到832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88万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各类运动会及体育比赛148场,参加运动赛事的运动员24710人。年末有等级裁判员882人,其中:一级以上80人、二级147人、三级655人。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42枚,其中:国家级奖牌8枚、省级26枚、市级108枚。中小学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覆盖面100%,优秀率达35%,国民体质达标率99.1%。 十、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全县21家乡镇卫生院和346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通过省卫生厅基本药品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的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常住人口数及每万人配备13名医务人员的比例,21家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1334人。医务人员的奖励性工资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基础性工资占比为60%、奖励性工资占比为40%。医改各项配套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在省补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每个行政村卫生室1.5万元的标准,对村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予以补助。新区中医院项目二期完工,桃林、温泉、青湖、白塔埠、房山5家中心卫生院业务楼项目基本完工。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4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综合门诊部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教育机构、卫生监督所各1个,个体诊所71个,甲级卫生室346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4人,注册护士829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4.2%、30.5%和52.6%。拥有床位1555张,增长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91.14万人,参合率100%,做到应保尽保,各方资金全部到位。全年共报销新农合资金17202万元,其中:住院报销7504万元,占总报销金额的44%,住院实际补偿比53%;门诊报销5255万元,占报销总资金的30%,门诊补偿比30%。全县单次报销1000元以上的有2万人次,最高报销额达到封顶线10万元。 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1076例。糖丸强化免疫、常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共计免费接种44.45万人次,二类疫苗接种15.37万人次,接种率均在99.5%以上。全县妇科病普查率99.2%,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筛查率为99.9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9.91%,儿童视力筛查率达到85%以上,婴儿死亡率1.7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6‰。对332家餐饮饭店和64所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督促生产企业建立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等健康监护档案1323份,对65家供水单位的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实行常规监督检查,对游泳馆、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旅店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完成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学校食堂、集中式供水单位、公共场所等单位的卫生许可事项521件,规范发证率达100%。新建卫生厕所3.4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2%。 十一、城乡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年市政工程完成投资3.34亿元,新增道路面积29.6万平方米,排水管网3.5万米;新增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10万株,色块草坪80万平方米;安装和改造路灯1734套,红绿灯28套、黄闪灯20套。完成牛山路、和平路、幸福路、海陵路等多条内环路的硬化、绿化、亮化改造工程。全面推进新区配套路网工程,启动建设投资4440万元的创业路、博世路等9条道路。全面推进跨河北上的滨河新区“四桥六路”工程,融资1.35亿元建设“四桥六路”工程,其中:滨河南路、花园南路、振兴北路、幸福北路、花园桥全面完工。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品质,投资1000万元对振兴路等20条主次干道进行基础设施维修。提升城区亮化水平,完成路灯建设投资1600多万元。对44条道路、26条巷道和6个广场进行亮化提升,同时维修盲灯4852余盏,城区路灯亮灯率达到98%。全年城区新增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111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