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东海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年内完成经济适用房382套、廉租房82套、公租房881套、限价商品房264套。占地115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滨河花园保障性住房小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在建住房646套,其中:廉租房90套,经济适应房556套。通过“三审核三公示”程序,完成37套廉租房和382套经济适用房分配任务,对266户低收入家庭发放54.2万元住房补贴。发放《预售许可证》80份,批准预售120万平方米,登记销售商品房72万平方米。房屋产权登记发证6497户,登记发证面积164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122民生热线,建立地图式即时城市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城管,构建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共受理市民投诉城管事件45件,市民电话投诉城管事件215件,解决来自122民生热线等城管事件1040件。整治规范早点、夜市排挡48处,整改前灶后厅267处、市场外溢33处及占道经营摊点87处。西双湖景区迎接和保障各地参观团、旅游团、检查团共57次。增加环卫设施投入,全年投入200万元,新购压缩式垃圾车1辆、果皮箱500只、垃圾桶400只、三轮保洁车137辆。向上争取并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建成四县首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并投入使用;新建水冲公厕17座,改建水冲公厕18座;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 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村镇建设完成投资27.35亿元。重点打造白塔埠镇、温泉镇2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小广场5.1万平方米,循环路2700米,示范街1750米;积极推进石梁河镇、洪庄镇、南辰乡3个城市化示范镇创建,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0盏,人均公共绿地达6平方米以上,顺利通过市城市化示范镇验收。全县村庄环境整治完成投资12.9亿元,铺设村庄道路建设367.9公里、下水道43.69万米,建设垃圾池6247个、公共厕所189座,安装路灯3413盏,完成公共绿化83.09万平方米、村民建房7932户。牛山曹林等24个村庄环境整治完成总投资1.7亿元。曹浦新村建成房屋400套,建设便民服务中心1100平方米,铺设柏油路面1.5万平方米,排水1.1万米,栽植树木5.6万株,成功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 十二、环境保护 生态创建成效显着。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和谐发展思路,严控污染减排,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温泉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青湖镇和白塔埠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进行;关停、整改酸洗石英砂企业200多家,取缔小炼油、小炼铅等“十五小”非法土小企业30家;建成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2899座垃圾收集房;完成牛山镇、山左口乡国家级生态乡镇、洪庄镇省级生态乡镇以及驼峰乡前蔷薇村、种畜场费岭村等4家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年环境保护总投资达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88.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16.24万人,其中女性55.88万人,占48.1%;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5.2‰,户籍人口死亡率为5.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8‰。年末常住人口94.7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1.9‰,常住人口死亡率为7.5‰,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列统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4042元,比上年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0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20元,增长12%,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7%;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2%。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5平方米;城镇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89台;城镇百户电话拥有量298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01元,增长1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54元,增长12%,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2%。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3平方米;农村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38台;农村百户电话拥有量260部。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3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6%;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4%;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9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6%。全县新农保参保人数为38.57万人。全年发放优扶费3870万元,增长13.7%;发放社会福利救济费6536万元,增长11.9%;发放自然灾害救济费268万元,增长15%。接受救济总人数6.45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0500人,农村散居五保人口1022人。接受救济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1211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34户。接受扶贫的贫困人口3.44万人,扶贫小额贷款达1.13亿元,转移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3075人,其中落实就业转移3014人,全县9.8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基本实现“八有”,村级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年末社会福利收养类单位25个,社会福利床位数3500张。 注: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东海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