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平定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所,其中中学27所,小学15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50837人,比上年末增加(减少)4.41人;全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10214人,比上年减少1019人;毕业生数11848人,比上年增加2685人;年末全县教职工人数3031人,比上年末减少59人;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207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十四岁毕业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均达100%,本科达线人数624人,比上年增加84人,增长15.56%;本科达线率为33.2%,比上年上升了5.2个百分点。成人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入。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演出场次500场,收入52万元;全县共有影剧院1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书量30万册;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104665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80530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8.80%;有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5000人,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79.14%。全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157万公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81个,比上年增长9.8%;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与上年持平;病床床位512张,比上年增长1.99%;卫生技术人员1606人,,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医生938人,比上年增长0.21%;注册护士276人,比上年增长7.81%。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共举办各类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人数1100人。为进一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全县有效深化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大地方便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据调查统计,2006年全县新增体育场馆面积9783平米,累计达到259057平米,比上年增加3.92%,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共为0.82平米,比上年增加3.80%。据市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全民健身运动达标率为86.69%,其中优良为24.71%,优秀为12.87%。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降低,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上升。200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城33135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81%(户籍人口为31592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2%)(见表9)。全年全县出生人口(户籍)3742万人,出生率为11.85‰;死亡人口2120万人,死亡率为6.71‰。年末全县城镇人口86217万人,比上年增长4.09%;城镇人口比重为26.02%,比上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5元,比上年增长11.68%;农民人均纯收入4017元,增长8.95%。2006年,县城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建筑面积)达到27.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1%。全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3%。2006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096元,比上年增长36.23%。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城100%。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6518万人,比上年减少222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6992人,减少110人;企业单位9526万人,减少112人。全年支付的养老保险基金4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企业单位支付2378万元。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40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当年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15234人,支付的失业保险基金433万元;全年全县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511万人,工伤基金征缴246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108人,比上年增长20.0%。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参保人数9308人,增长8.1%;企业参保人数5800人,增长11.0%。全年全县共有6262个城镇居民和9632个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929.8万元,其中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29.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2006年享受定期怃恤人数402人,比上年减少177人;享受定期补助人数505人,比上年减少16人。优待优抚对象户数1179户,优待总金额100万元。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18个,均为集体福利企业,共安置420个残疾人就业。本年我市接受社会捐赠2.3万元,捐赠衣被500件,受益人数500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2006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县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积极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和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废水排放量15.89万吨,比上年下降11.7%,排放废水达标率为96.05%;全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64.95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2%,二氧化硫排放量8957吨,比上年下降5.6%,排放达标率为5.91%;烟尘排放量8933吨,比上年下降5.97%,排放达标率为74.92%;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吨,比上年下降1.0%,排放达标率13.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5.44%,比上年上升17.0个百分点。集中供热71.5万平方米,集中气化率45.0%,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6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余除特别注明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