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宜良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10-08 昆明市宜良县统计局

六、招商引资及旅游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九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县内资、外资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县共6个外商投资企业有到位外资,实际利用外资1239.8万美元,同比下降16.43%,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200万美元的103.32%。引进市外项目143个,项目协议投资350.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66亿元,同比增长31.25%,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8亿元的142.56%,完成比例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注册资本金项目11个,到位注册资本金0.51亿元,占引资总额的1.98%;固定投入类项目132个,实际到位资金25.15亿元,占引资总额的98.01%。

旅游业稳步发展,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1954368人,比上年增长5.6%。实现旅游总收入41715.34万元,比上年增长13%。门票收入5371.8万元,比上年增长5.03%。上缴税收3434.07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七、财政、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7675万元,比上年65356万元增收12319万元,增长18.8%;基金收入完成55639万元,比上年同期21835万元增收33804万元,增长154.8%。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完成26859万元,比上年25129万元增收1730万元,增长6.9%。上划省级收入完成3972万元,比上年1918万元增收2054万元,增长107.1%。县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424万元,比上年38309万元增收10115万元,增长26.4%。县级财政税收收入完成33350万元,比上年28542万元增收4808万元,增长16.8%;非税收入完成13494万元,比上年9767万元增收3727万元,增长38.2%。

全县财政支出102704万元,比上年83812万元增加18892万元,增长22.5%。重点支持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科学技术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教育支出20537万元,比上年增长8.3%;医疗卫生支出10183万元,比上年增长4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住房保障支出4057万元,增长100%;农林水事务支出20114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公共安全支出5388万元,比上年增长19.9%;科学技术支出1028万元,比上年增长66.3%。

金融形势稳定,发展正常。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52589万元,比年初增加130109万元,增长18.0%,其中:储蓄存款598614万元,比年初增加84557万元,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4738万元,比年初增加70282万元,增长20.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598453万元,比上年增加170049万元,增长11.9%。现金支出1554958万元,比上年增加131635万元,增长9.2%。货币净回笼43495万元,比上年多回笼38414万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和文体事业

科技工作,全年帮助各企事业单位预研整合科技项目28项,组织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立项扶持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9项,争取项目资金361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技经费5993万元,全县科技投入7157万元。全年组织实施项目共26项,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农业科技项目11项,工业项目5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专利申请及授权共33件,申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帮助专利申报人办理专利资助4件,获得专利资助1500元。支持振和能源有限公司创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该企业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1项、实现成果转化5项,被评为昆明市50强农技协和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围绕昆明市培引办的培养计划,加强对2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服务、培养工作。优选推报了3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昆明第八届中青年学术和带头人后备人选”评选。

全年共制作和展出各类科普展版30余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和书刊20余种、3万余份(册),开展技术咨询6000余人次。开展各种培训653期66000余人(次)。并结合科技富民项目的实施,培训花农456人,同时与县花产联联合,在已培训人员中选送45名花卉种植大户及花卉园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为期1个月的“国家园艺师职业资格”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全部取得资格证书。

教育事业,以“育人才,保平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民办教育逐步壮大,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04所,其中高完中2所(宜良一中和宜良二中),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民办职业中专2所,即:台湘科技学校和南方汽修专业学校),初级中学11所,完全小学91所,县直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47所(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学校的97.95%)。全县教职工3059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568人,专任教师489人)。在校中小学生61915人(其中普高学生5100人,职高学生3678人(2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048人,占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2.81%),初中学生16625人,小学在校生30711人),在园在班幼儿11918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1178名,占全县在园幼儿的93.79%。)。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1.56%,高中毛入学率73.62%,幼儿入园率90.14%。2010年,全县794名应届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共有786人达到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全县总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人,第一批本科院校上线122人,重点率达15.37%,比上年上升4.48个百分点,第二批本科院校上线252人,占31.74%,比上年上升7.61个百分点,第三批本科院校上线175人,占22.04%,全县本科上线率达69.15%,比上年上升19.65个百分点,第一批专科学校上线164人,第二批专科学校上线73人,总上线率达98.99%,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高分段人数、重点率、本科上线率、总上线率均突破我县历史最好成绩。在昆明市连续七年创下辉煌的成绩,高考总上线率、重点率、本科率均位居昆明市前列。宜良一中、二中双双获得“昆明市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和“600分以上高分率奖”。

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134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4人,其中:医生人数达455人。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民营医院发展,2010新增民营医院两所,增加医护人员45人,床位60张。组织参与基层在岗医护人员全科知识培训项目,利用机顶盒完成培训128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10年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147人,使乡镇卫生院掌握10种,乡村医生掌握4种适宜技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5486份,纳入慢病管理12700人,重性精神病筛查1149人,纳入管理713人,降低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机率,维护了社会稳定。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管理13567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0-6岁儿童常规计划免疫34941人,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补种29032针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36050人次。2010年因我县犬只伤人致外县出现狂犬病疫情,我县启动了狂犬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及时扑灭疫情。妇幼保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223人,共补助资金132.3万元,婚前免费体检1836人,妇科病免费普查8387人,孕期保健4083人,进行儿童体检26523人,筛出高危患儿2773人纳入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687人,参合率100%,门诊报销减免670372人次,住院报销减免31230人次,报销补偿4713.46万元,资金使用率92%。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甲级卫生县城验收。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770座任务。加强卫生监督,对从事食品经营户换、发证达1200户;预防性监督180户次;日常性监督2150户次;公共场所换发证580户;预防性监督160户次;开展日常性监督1126户次。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315家,获得市级A级单位2家。开展对洗浴(桑拿)业专项整治。开展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112家,取缔无证行医8家,没收药品医疗器械11箱(价值8000元),处罚金5000元。受理医疗纠纷争议12家,调解率100%。开展职业健康体检1227人。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了春冬两季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学校食堂共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