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密市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1-15 潍坊市高密市统计局

集市贸易活跃。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6%。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1994年,批准各类利用外资项目28个,合同外资金额9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00万美元,增长47.4%,其中新批三资企业22家,合同外资额71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额3070万美元,增长56%。

到199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各类外资项目165个,合同外资金额2299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274万美元,其中批准三资企业135家,合同利用外资160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25万美元。

1994年,已投产经营的85家三资企业完成产值12.4亿元,实现利税5047万元,出口创汇9433万美元。

1994年,全市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收购值91452万元,比上年增长84.6%,其中农副产品完成18291万元,增长148.3%;工业产品完成73161万元,增长73.4%。全市外贸出口商品已发展到18个大类200多个品种。

六、财政、金融:新税制顺利实施,实现了由旧体制向新税制的平稳过渡,财政收入稳中有升。1994年,全市财政收入7809万元,总财力为10492万元,与地方灶内支出10424万元相比,收入大于支出,结余68万元,累计结余208万元。

金融事业不断发展,存贷比例协调。1994年底,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16670万元,比年初增加31536万元,增长36.17%;各项贷款余额140191万元,比年初增加17680万元,增长14.43%。累计现金收入472327万元,现金支出484130万元,分别下降1.56%和0.62%。货币净投放11803万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各类财产保险承保额22.35亿元。全市有346家企业参加企业财产保险,有70379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有105245人参加了人身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发展。已有510个行政村和87个乡镇企业7530人投保,保费1350万元,有896人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七、科学、教育、文化:1994年,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兴高”战略不断推向深入。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4项,其中有1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8项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全市申请专利46件,授权20件,实施35件。全市共承担和安排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项。各类科技机构37处,其中独立机构14处。厂办机构20处,民办机构17处,从业人员353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28个。到1994年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3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454人,中级技术职务3963人,初级技术职务17869人。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1994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492处,在校学生127254人,其中普通中学58处,在校学生50923人;职业中学4处,在校学生1850人;小学424处,在校学生71407人。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文化广播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4年,全市广播覆盖率达100%,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9个,市区有1.2万户居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全年完成电影放映总量3.2万场次,观众达3100万人次。戏剧演出总量298场次,观众达30.1万人次。在潍坊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展出的各类文艺作品360件,其中获奖作品35件。

八、卫生、体育: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4年,乡及乡以上卫生机构39处,拥有病床1325张,卫生技术人员1512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有行政村卫生室754个,其中甲级卫生室540个,占总数的75%。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已有21处乡镇共707个行政村实行合作医疗,覆盖率达71%,受益人口达54万人。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1994年,全市有2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有2处乡镇被潍坊市评为市级卫生乡镇。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1994年,全市共有48名运动员参加潍坊市以上各类比赛,共获奖牌60枚,比上年增加9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29枚,铜牌11枚,打破6项潍坊市记录。一年来,向潍坊市以上运动队输送运动员8名,其中向省输送6名。向体育大专院校输送27名。

九、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农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8元,比上年增加530元。全市职工年末从业人员54947人,年平均工资3367元,比上年增加914元,增长37.26%。

居住条件改善。1994年,全市新建职工住宅面积5.18万平方米,农民新建住宅面积34.57万平方米。市区几个住宅小区的改造完成并交付使用,极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长。199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69万元,比上年增加26145万元,增长38.67%,其中城镇居民56840万元,农村居民39029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8.18%和39.39%。人均储蓄由上年的822元增加到1138元,增长38.44%。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继续发展。1994年底,全市乡村敬老院达104处,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69人。全年发放自然灾害救济款30万元,救济4.5万人次。民政部门发放扶贫款39万元,扶持贫困户2200户,脱贫1870户。全市各类福利企业42家,安置残疾职工890人。

十、人口:据公安年报资料统计,1994年,全市总人口842584人,比上年增加1957人,其中农业人口751115人,减少13238人;非农业人口91469人,增加1591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428608人,女性413976人。

据计生委年报资料统计,199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9‰,自然增长率3.08‰,分别比上年增加0.96个和0.4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61‰,比上年上升0.5个千分点。

注:①公报中所列价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产值指标的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工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为潍坊市统一调整后的数字。

③全市原测算国民生产总值为48.23亿元,公报中所列36.25亿元,为全潍坊市统一按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核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