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投资趋缓。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8.8亿元,增长15.5%。其中,住宅投资336.9亿元,增长7.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27.2亿元,下降4.3%;商品房销售面积1107.9万平方米,下降10.8%。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市501家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578亿元,增长10.2%。全员劳动生产率23.4万元/人,增长23.8%。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8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其中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4975.5万平方米,增长9.2%,占施工工程面积的77.9%。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 交通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5.5亿元。其中,公路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港航、客货运场站、管道建设、城市公交等完成投资44.7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45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53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14.4万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3136辆,载货汽车111385辆,出租车4601辆,其他机动车及拖拉机24552辆。海运船舶结构趋于大吨位、专业化,运力达到91.0万载重吨。2012年,全市道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2.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8.4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2.3亿吨,货物周转量738.4亿吨公里;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264.3万吨,货物周转量100亿吨公里。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31.4万吨。航空运输完成旅客运送量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万吨。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120万吨。市公交公司累计完成客运量1.4亿人次。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国内包裹21.8万件,增长10.1%;报纸杂志11254.1万份,增长3.1%。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63.3亿元,同比增长6.4%。电话用户总数为1101.5万户,普及率达121.2%,同比增长11.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75.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9.3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926.0万户,其中3G用户151.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441.4万户,其中无线上网用户339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6%;通信光缆总长度126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520G。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39万户,比上年增加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160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8.5%。 六、国内贸易与商贸服务 国内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7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按城乡市场分,城镇零售额实现1118.6亿元,增长14.8%;乡村零售额实现433亿元,增长15.5%。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97.7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3.9亿元,增长14.2%。 商贸服务繁荣发展,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成效显着,城乡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45场次,成交额296.9亿元。在建的60个物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新增A级以上物流企业4家,总数达到12家。12343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功能完善提升,8个县市及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区、滨海区都建成了Ve12343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县市区分中心,建成109个社区综合家政服务中心。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进度加快。各类市场发展到1017处,其中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141处,营业面积737万平方米,交易额突破910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新建农产品流通中心1处,乡镇商贸中心11处,标准化农家店600个,信息化农家店580个。生猪屠宰企业资质清理审查步伐加快,定点屠宰企业由118家压减到81家。“放心早餐”工程、“农超对接”等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农超对接”超市发展到166个、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420家,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亭210个。中心城区“放心早餐”供应网点达到330处。 七、对外经贸与旅游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149.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09.7亿美元,增长5.8%,列青岛、烟台之后跃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提升1个位次;进口40亿美元,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从主要市场看,对美国出口增长17.2%,对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10.2%、21.4%、4.3%。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海外潍坊”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9亿美元,增长30.6%。外派劳务5050人次,增长12.9%。新设立境外投资企业(机构)58个,新增境外投资额3.8亿美元,增长114.3%。援外项目取得新突破,福田雷沃援助蒙古国8000台套农机具等3个援外物资和培训项目成功实施。以桑莎集团为主建设的柬埔寨(山东)工业园正式挂牌,成为我市第一家境外工业园区。潍柴动力先后并购意大利法拉帝和德国凯傲公司,其中对凯傲公司投资7.4亿欧元,是我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一笔直接投资。 利用外资量质齐升。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6个,合同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增长25.2%。实际到账外资7.7亿美元,增长6.5%,其中,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17个,占新批项目总数的37%。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4256万人次,增长17.2%。其中,国际入境游客34.8万人次,增长20.5%;国内旅游人数42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7.2%。旅游总收入384.6亿元,增长2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68.6亿元,增长22%;国际旅游收入2.5亿美元,增长23%。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6.1亿元,增长20.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6.4亿元,增长15.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5%,居全省首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完成135.5亿元,增长12.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25.6亿元,增长18.8%。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强农惠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23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6.1%,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增长较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支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37.8亿元,比年初增加688.9亿元,增长18.4%。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531.9亿元,比年初增加530.4亿元,增长17.7%。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111.5亿元,同比增盈13.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