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潍坊”建设和“一六四三”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且持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012.43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0.6%。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9.1%、9.6%、10.5%、10.6%,呈现平稳上升且持续向好发展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0.5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66.17亿元,增长11.7%,其中工业增加值1952.43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55.74亿元,增长10.5%。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61.9%和33.2%,分别拉动GDP增长0.5、6.6和3.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3681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6950美元),比上年增长9.8%。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14:55.38:34.48调整为9.73:53.99:36.28,三产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87.5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54.1亿元,坊子区104.3亿元,奎文区143.2亿元,青州市449.1亿元,诸城市581.6亿元,寿光市618.1亿元,安丘市221.2亿元,高密市445.8亿元,昌邑市298.0亿元,临朐县181.4亿元,昌乐县214.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8.1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80.2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20.5亿元。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5.2%上升到55.5%。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36.8万户,增长10.6%;从业人员161.8万人,增长8.6%;注册资金2218.6亿元,增长15.9%;纳税额398.1亿元,增长13.9%,占全部税收比重75.8%,较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2%。 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据全面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4.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552.0万吨,增长3.4%;棉花产量4.9万吨,减少2.4%;油料产量24.4万吨,减少2.7%;烤烟产量3.8万吨,增长29.1%;蔬菜产量1153.0万吨,增长2.1%;水果产量89.5万吨,增长1.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142.4万吨,增长5.2%;禽蛋产量26.2万吨,减少2.3%;奶类产量31.1万吨,增长12.1%;大牲畜年末存栏39.9万头,同比减少5.9%;猪年末存栏465.7万头,增长3.5%;家禽年末存栏12597万只,增长4.9%;生猪年末出栏800万头,增长9.8%;家禽年末出栏51139万只,增长3.3%。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8.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9%。水产品总产量53.0万吨,增长6%。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38万千瓦,增长2.8%;联合收获机达到2.2万台,增长4.7%。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1056万亩,机播面积1438.5万亩,机收面积1305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84.1%、76.3%。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围绕沿海绿化、水系绿化、荒山绿化、村镇绿化等重点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造林35.4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3.3万亩,四旁植树3423万株,中幼林抚育70万亩,育苗21.6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485.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35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5.2%。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9.5亿元,同比增长22.9%。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6.8万亩,同比增长4.6%;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5万亩,同比增长17.1%。 三、工业 工业整体增长平稳。至2012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54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比上年增加19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集体企业增长4.6%,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7.9%,股份制企业增长1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5%。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2%,轻工业增长15.4%。 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84.4亿元,增长14.4%;实现利润总额545.5亿元,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837.4亿元,增长5%;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5%。全市海洋化工业、动力机械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业、造纸包装业六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83.8亿元,增长14%。其中,海洋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4.1亿元,增长14.5%;动力机械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2.8亿元,增长7.8%;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1.9亿元,增长22.4%;纺织服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1.6亿元,增长10.9%;电子信息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4亿元,增长17.6%;造纸包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亿元,增长21.6%。 统计的219种主要产品产量,有13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电动自行车、乳制品、钢化玻璃、软饮料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 工业投入力度加大,质量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74.1亿元,增长22%。1162个在建项目中已有570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89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55个,实际完成投资831.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6%。节能降耗项目成为亮点,有17个项目经国家批复列入节能奖励项目计划,28个项目受到省级财政资金奖励。全市14家企业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目标,已全部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3979个投资施工项目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899个,占总数的98%。按产业分类分,一产投资完成117.8亿元,增长18.1%;二产投资完成1178亿元,增长22.1%;三产投资完成1717.2亿元,增长22.8%。按区域分,城镇投资完成2391.0亿元,增长21.0%;农村投资完成621.9亿元,增长27.9%。 科学投入亮点显现。科学投入中,现代农业完成投资113.5亿元,增长4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8%;文化产业(核心层)完成投资528.3亿元,增长50.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7.5%;惠民工程完成投资927.5亿元,增长28.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0.8%;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28.5亿元,增长20.0%,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