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1 宁波市象山县统计局

全年货物运输量3051万吨,比上年增长0.9%,货物周转量277.6亿吨公里,下降3.2%。旅客运输量2330万人,增长4%,旅客周转量11.82亿人公里,增长3.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8437辆,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私人小汽车48327辆,增长13.1%。

年末全县有海洋货物运输企业14家,运输船舶109艘,总运力84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多用途船13艘,运力11万吨,集装箱位6637个。全年海运业货物运输量2361万吨,比上年增长1%,货物周转量261.7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3%。

年末全县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0.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38万户。宽带用户13.94万户,3G手机用户11.18万户。

七、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6.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93亿元,增长19.2%;单位存款余额182.86亿元,增长0.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74.9亿元,增长10.3%。短期贷款余额296.56亿元,增长16.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52.88亿元,下降1.1%,单位经营贷款175.05亿元,增长28.6%;中长期贷款余额176.37亿元,增长2.2%,其中个人贷款116.27亿元,增长8.3%,单位普通贷款60.1亿元,下降7.7%。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年末高新技术企业34家,比上年净增12家。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220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5项。新增1家省级、5家市级、18家县级工程技术中心,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1家、市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4家。县科创中心二期创业平台投入使用,共引进13家企业入驻。列入国家重点工业新产品2项,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市重大工业科技项目2项,市科技创新创业项目5项。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农业星火计划5项,市农业科技重点项目3项。全年申请专利1666件,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发明专利139件,增长69.5%;获得授权专利1511件,增长99.1%,其中发明专利41件,增长5.1%。

全县有普通中学27所,其中高级中学6所。在校学生22404人,其中初中14776人,高中7628人。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5994人。小学29所,在校学生34214人。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数21800人,学前三年净入园率99.2%。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完成率99.99%,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例98.05%。小学和初中办学标准达标率分别为97.1%和95.5%,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创建特色实验室学校6个,创新实验室小学10所,16所学校网站及应用平台实现虚拟化,增配学生机房8个,更新教室多媒体200套。全年预算内教育支出8.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全年发放各类教育资助经费3300余万元,惠及学生27239人次。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圆满举办第八届中国海洋论坛和第十五届中国开渔节。配合完成渔山“小白礁1号”沉船水下考古,出水各类文物标本65件。姚家山遗址挖掘工作顺利完成,修缮建成徐福文化遗址。举办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40余场,音乐剧等艺术演出9场,举办农民节庆文化活动100余场,完成送电影下乡2376场,送戏下乡580场。塔山讲堂开设“名家论坛”和“市民讲堂”栏目,累计举办各类讲座18场。县图书馆总藏量33.8万册,数字电视入户率60%。象山书城动建,县博物馆装修工程启动,创建村落文化宫63家,覆盖率达到72.8%,建成农家书屋106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年开展全民健身日万人健身活动等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21次,参加省、市级体育赛事27次。创建浙江省村级体育俱乐部10个,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和体育休闲公园各1个。象山籍运动员参加的各类比赛中,共获国家级金牌5枚、省级金牌11枚。组建的12支代表队在宁波市青少年体育比赛上共获取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6枚。输送到宁波市体育部门就训学生29人,转送省体工队集训运动员9人。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个,村卫生室18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70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25人,注册护士102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04张,其中医院1121张,乡镇卫生院258张。全年报告传染病3662例,发病率690.9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997例,发病率196.91/10万,丙类传染病2665例,发病率526.36/10万,死亡1例,死亡率0.2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2例,死亡率4.7‰。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和省卫生强县创建,启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县66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5.49万份,建档率90.39%。

十、能耗、环境和公共安全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4.5万吨,比上年下降1.93%。其中,44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9.8万吨,比上年下降1.88%。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0.6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56%。规上工业全年用水量731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3%。全年供电部门统计的用电量16.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其中工业用电9.4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3.6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0.6%和10.7%。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由重酸雨区转为中酸雨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全县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为100%,5座中型水库水质稳定在Ⅰ-Ⅱ类之间。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市县级生态村302个。累计建成省级绿色单位16家,市级环保模范单位37家。全县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达16万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完成污水管网铺设140公里,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1.9公里,平原内河水质合格率为80%。共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太阳能生态处理站324座,累计建成69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全县10家电镀企业,关停4家,搬迁3家,提升3家,7家印染企业已通过印染行业提标整治验收。全年城市污水排放量281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9%;城市污水处理量2141万立方米,下降3.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50起,死亡57人,受伤204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2%、1.7%、6.8%,直接经济损失392万元,同比增长21.3%。道路交通共发生事故179起,死亡36人,受伤198人,分别比上年下降8.7%、7.7%、9.2%。火灾事故共发生52起,与去年持平,死亡2人,同比下降33%,受伤5人,同比增长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