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3-09 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

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全年环境保护投资达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1%。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0%,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2.7%;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8分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保持在96.0%以上。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10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0%,清捞长江漂浮物2.17万吨。率先在全市运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持终端,实现监测数据适时传输和信息处理。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至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5.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76万人。常住人口158.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86人,人口出生率为9.14‰;死亡人口9591人,人口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6‰(公安口径)。“农转城”1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3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73元,增长14.9%。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345761人,增长6.4%,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49766人,参加失业保险76271人,参加工伤保险108300人,参加生育保险89705人,城乡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137.1万人。城乡居民领取低保年末人数10.3万人,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6965万元。社会救济总人数达到403495人,其中农村五保户8486人,救济资金36940万元。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1个。建成保障性住房13.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5168户,建成廉租房19.7万平方米,在建28.86万平方米。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1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2%,城镇调查失业率6.58%。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7个。城镇就业培训9038人,农村劳动力培训5566人,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就业4508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7948人。

十三、移民和扶贫

移民工程进展顺利。移民工程本年完成投资21002万元,本年移民工程资金到位率100%,新开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78个。当年发放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626万元,当年纳入困难补助的城镇移民7.2万户。移民劳务输出8100人。

扶贫济困扎实有效。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7069万元,争取国家高山移民扶贫专项资金1500万元。年末贫困村85个,完成29个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启动28个村整村推进建设。年末农村扶贫对象13.51万人,当年脱贫人数2.29万人,生态扶贫搬迁7500人,易地扶贫搬迁2500人。培训各级干部和贫困群众4330人,贫困劳动力中长期转移就业培训1223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万州统计年鉴2013》为准。

2.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我区的GDP中文名称依此改为“万州生产总值”,其核算口径、范围和内容不变。

3.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中,万州生产总值及增速为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初步修订数。

5.本公报中,2008年和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系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的数据;2007年及以前为原数据。

6.在校学生数不含成人教育及临时性教育培训。

7.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源于区公安局,财政、外经、旅游、金融、邮政、电信、文教、卫生、体育等数据来源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年报数。

8.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9.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调整为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10.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