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通信行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发送函件1.1亿件,特快专递506.2万件,分别增长14.0%、23.8%。全年通信业务收入59.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本地网电话用户16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19.4万户,其中3G用户达到87.9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127.9万户,比年初增长22.2%,其中宽带网用户117.4万户,增长25.9%。 【金融保险业】 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04.9亿元,比年初增加702.9亿元,增长14.3%;贷款余额3832.8亿元,比年初增加426.5亿元,增长12.5%。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2095.4亿元,比年初增长13.9%,其中个人贷款及透支211.7亿元,增长26.1%,单位经营贷款1669.9亿元,增长13.3%;中长期贷款1618.7亿元,比年初增长9.2%,其中个人贷款641.5亿元,增长11.4%,单位经营贷款138.6亿元,增长43.5%。全市新增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2家、科技支行4家,成立村镇银行1家。 保险业务平稳增长。截止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61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寿险公司35家,产险公司26家。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寿险75.6亿元,增长18.3%,财产险33.8亿元,增长13.7%;全年保险赔款支出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寿险2.2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产险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寿险其它各类给付支出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 证券交易持续低迷。全市24个证券营业部全年证券交易总额3493.8亿元,比上年下降27.8%,其中债券成交额102.9亿元,比上年增加96.1亿元,股票、基金分别成交3338.2亿元、52.7亿元,分别下降30.2%和0.5%。截至年底,全市资金账户62.6万户,增长17.0%,持有A股股票市值301.8亿元,增长3.0%。 企业上市稳步推进。年内新增2家上市企业,其中裕兴股份登陆深圳创业板,募集资金8.4亿元;新城发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16.5亿元。截至年底,全市企业上市股票34只,共筹集资金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旅游业】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20.34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4003.8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2%、17.7%。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958.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0.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和23.1%;接待入境游客45.5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7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2.6%。中华恐龙园魔幻雨林4D过山车、春秋淹城旅游区百灵水世界、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龙塔、南山竹海二期历史文化区,天宁宝塔因缘果报殿等一批旅游新项目提档升级,为全市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国家5A级旅游区1家,国家4A级旅游区12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5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点3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6家。旅行社发展到120家,其中2家旅行社进入全省旅行社20强,1家旅行社进入全国旅行社100强;星级酒店发展到65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家,四星级酒店26家。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878.5亿元,增长18.5%。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亿元,比上年下降42.1%,第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534.0亿元和1220.4亿元,分别增长18.4%和18.1%。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526.0亿元,增长18.0%,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5.2%,高于上年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845.7亿元,增长18.2%。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放缓。列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完成投资597.0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住宅完成投资416.1亿元,增长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达到69.7%;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89.4亿元,增长8.0%;办公楼投资21.8亿元,下降22.7%。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314.4万平方米,增长9.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100.2万平方米,下降24.2%。 二、改革开放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民营经济全年完成增加值266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6%,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6.8%提高到67.1%;上缴税收3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在全市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62.4%。截至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8.3万户,从业人员35.2万人,注册资金86.0亿元,其中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3.5万户,注册资金25.2亿元。全市私营企业累计达到8万户,雇工人数114.2万人,注册资金2504.1亿元,其中年内新增私营企业9778户,注册资金224.6亿元。 【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克难求进。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9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出口199.6亿美元,增长3.1%;进口90.7亿美元,下降2.2%。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05.5亿美元,增长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9.7亿美元,下降3.2%,其中光伏产品出口比上年减少14.8亿美元。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全市对东盟、拉美、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9.5%、17.3%、12.1%和7.1%。 外资引进质量提高。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外资大项目有所增加,全年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4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28个),比上年度增加1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4个,比上年度增加2个。全市新增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其中德国蒂森克虏伯、瑞士ABB首次在我市投资。博世力士乐、普利司通自行车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年内实现增资。投资性公司和功能性机构建设有所突破,香港瑞声集团在我市投资设立的瑞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亿美元,成为继光宝科技之后落户我市的第二家投资性公司。 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完成外经营业额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截至年底,全市拥有服务外包企业405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1%,执行额2.9亿美元,增长16.1%;完成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2.6亿美元,增长15.9%,离岸执行额2.2亿美元,增长10.7%。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经济平稳运行。全市开发区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3.9亿元,其中工业投入954.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6.2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4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869.2亿元。开发区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开发区当年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45.1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8.0亿美元,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1个,占全市的93.2%,其中制造业项目27个,占全市的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