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公路、港口、民航、公共交通等资源合理配置、全民共享的“大交通”格局。路网结构日臻完善,全市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截止201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77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9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公路货运稳步增长,公路货运量4933万吨,比上年增长8.8%;公路客运持续下滑,公路客运量2110万人,下降8.6%。港口货物吞吐量回落明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71亿吨,比上年下降5.8%。其中:出口量为2.50亿吨,下降5.9%。集装箱吞吐量为34.39万箱,下降20%。积极培育航线航班,山海关机场构建起以支线为主、干线为辅,正班为主、包机为辅,国内、国际航班相结合的航空网络格局,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5.5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8%;完成货邮吞吐量606吨,增长73.6%。北戴河机场迈入全面建设阶段,工程建设按计划积极推进。 电信邮政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5%;邮政业务收入2.75亿元,增长12.4%。全年发送函件1108.8万件,比上年增长1倍。发送报刊累计达4885万份,增长21.1%。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72.32万部,比上年下降2.3%;移动电话拥有量314万部,下降2.1%。互联网宽带用户达52.25万户,增长5.4%。 在“旅游立市”战略的带动下,旅游业实现了较快增长,旅游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41.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实现旅游总收入202.35亿元,增长17.1%;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8.64万人次,增长8.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944.27万美元,增长12.8%。全力推进旅游业标准化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旅游景区(点)47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3处),4A级景区15家。旅游星级饭店5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13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完成510.42亿元,增长17.7%;房地产投资213.32亿元,增长29.7%;农村农户投资15.57亿元,下降6.5%。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完成一产投资32.92亿元,增长94.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4.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二产完成投资214.32亿元,增长24.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29.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三产完成投资476.49亿元,增长16.7%,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4.5%,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房地产项目在施工面积和投资额上仍然延续着较快增长的势头,是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全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从年初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下降走势,2012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239.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7%;新开工面积612.09万平方米,下降23.4%;竣工面积160.81万平方米,下降10.2%;销售面积276.45万平方米,下降17.5%。 在建项目总量减少,大项目投资拉动明显。2012年,全市在建施工项目1006个,比上年减少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51个,减少49个;新开工亿元项目88个,增加39个。全年投资能够保持平稳增长,承秦高速秦皇岛段、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PCB项目、秦皇岛栖云山旅游公司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秦皇岛市西部快速路工程、中铁山桥集团大跨境桥梁钢结构及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津秦客运专线秦皇岛站周边片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等亿元项目起到了关键性拉动作用。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00个,累计完成投资301.0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0.7%。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呈现发展放缓、增速小幅回落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5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幅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从地域看,城镇快于乡村,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69亿元,增长15.6%;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2亿元,增长12.2%。2012年以来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走势偏弱,一直维持在个位数的低增长,全年增速仅为2.9%,比上年下降14.9个百分点,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五大主导行业全年累计实现零售额102.07亿元,占限上批零企业零售额总量的80%。受政策效应和市场需求因素影响,五大主导行业零售额增速下滑,带动作用下降,严重影响了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五大主导行业类别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3%,占总量三分之一的汽车类仅增长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8.1%。 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市新建、改建市场项目25个,实际完成投资2.28亿元。其中新建、改建菜市场9个,农贸市场10个,批发市场5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数量为历年最多。全年商品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3个,市场成交额1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世纪港湾商业综合体、山海关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商贸项目如期推进。电子商务取得突破,建成国内最大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成为国内煤炭市场乃至亚太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发展,2012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44.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出口完成24.88亿美元,增长12.0%;进口完成19.24亿美元,下降9.5%。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铁、煤炭等“两高一资”产品比重逐步下降,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上升。以中信戴卡为代表的机电企业和以宏启胜、康泰医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推动全市出口产品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全市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总额10.02亿美元,占比高达40.2%,创历史最好水平。美国成为第一出口目的地,全年对美国出口5亿美元,增长19.2%,占全市出口比重达20.1%。对日本、东盟等传统市场和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有所增长,对韩国和欧盟等市场出口略有下降。 外资到位情况良好。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对在秦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利用外资总体增长较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28亿美元,且全部为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4.3%,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8%,创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水平。年内先后组织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洽会、韩国丽水世博会、廊坊投洽会、津洽会、厦门投洽会等系列大型招商活动和“一对一”的小团组招商活动,签约重大外资项目11项。通过对重点项目连续跟踪服务,全球CEO国际会议中心暨休闲度假基地、中信戴卡产业园二期、百脑汇电子资讯广场、中华和平统一广场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