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08 杭州市西湖区统计局

全区种植业面积9.46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39.88:60.12调整为41.86:58.14。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75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71%。全年生猪饲养量2.81万头,家禽饲养量24.62万羽,畜禽肉类产品产量1854吨。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1405吨。

“西湖龙井”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连续3年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8个品牌获中国农产品大会金奖。筹建九曲红梅研究院,全力提升“九曲红梅”品牌。首个省级农业精品园、首个省级渔业精品园顺利通过验收。建成高标准粮食功能区956亩。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1.0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75.98亿元。

全区183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8.2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0.65%;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81.45%。完成新产品产值6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1%,新产品产值率达30.68%,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销售产值12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55.35%。

工业效益。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71亿元,比上年增长6.2%。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9.16%。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工业利润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5%。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8%。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45亿元,完成建筑业产值693.06亿元,比上年增长5.34%。

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2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完成工业性投资22.74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房地产开发。全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85.9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8.1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91.02万平方米,销售额149.06亿元。

七、服务业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25.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服务业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86.07%。

文化创意产业。举办动漫节峰会、动漫音乐会等多项文创主题活动。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杭州总部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户。国家(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区顺利开园,首批引进杭州广桥等知名广告企业35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东方》等多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西溪创意产业园荣膺“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最佳园区奖”。全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5%,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楼宇经济。成立区楼宇经济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走楼访企”、“十进黄龙”、“审批服务进楼宇”等服务行动。楼宇企业品质明显提升,新增十大产业类项目2186家,占总量64.85%。建成特色楼宇7幢,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2幢、税收千万元楼宇40幢,楼宇税收贡献率达81.5%,11幢楼宇入选全市五十佳商务楼宇。

社会消费品。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批发业1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4%;零售业15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4%;住宿业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8%,餐饮业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9%。

旅游休闲业。顺利通过省旅游经济强区复核。之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新宋城二期成功开园,西溪宾馆(主楼)顺利开业,开茶节、花朝节、火柿节、沼虾节等活动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区接待游客783.99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实现140.24亿元。新建省市星级农家乐及休闲观光特色示范村(点)10家,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园点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实现收入1.35亿元,分别增长5.97%和10.16%。至年末全区拥有旅行社93家,其中有出境业务资格的旅行社8家。省五星级旅行社4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全区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5A级景区1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4A级景区1个(宋城)。全区拥有旅游宾馆3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4家。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23.52亿美元、对外投资6363万美元,外经工作位列全省十强。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合同执行金额、离岸合同金额、离岸执行金额分别实现4.32亿美元、4.14亿美元、2.46亿美元、2.29亿美元,服务外包获全市考核二等奖。

内资外资。全年引进企业3372家,涉及内资266亿元,实现市外到位资金200亿元、合同外资8.3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33亿美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69.49%、111.87%和150.71%。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78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0个。招商引资考核获全市二等奖,内资招商连续七年全市第一。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区学前儿童入园率99.9%(户籍人口统计),小学生入学率、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73所(直属幼儿园28所、部门办14所、民办31所),在园幼儿25063人(直属幼儿园14407人、部门办5587人、民办5069人);小学22所,在校学生43355人;中学17所,在校学生20309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84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38人;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惠及率达97%以上。全区拥有在职在编教职员工4504人,全区中小学拥有电脑11654台。全年新增教育集团1个,新开办幼儿园4所、小学2所、中学1所。顺利通过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复查、浙江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科技。“颐高”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文三街区成功创建商务部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0家、技术中心6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新增“青蓝”企业49家、“雏鹰”企业39家。之江文创园、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福地电子商务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数量、级别和总面积保持全市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销售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5.3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6个100”实事项目工作任务提前完成。建成119个村社文化室(图书室),送图书下乡共19.5万册次;开展元宵灯会等145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评选出各具特色的100支团队,使之成为“西湖区特色文艺团队”;开展文艺大课堂、人文大讲堂等文艺培训、讲座共123场次;从群众文艺骨干、本土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中评选出了128名“文艺带头人”。西湖区文化馆共组织承办各类演出活动76场,组织、参演演出(活动)161场。获各级、各类奖项126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17项、省级37项、市级64项、荣誉奖项6项,对外交流15次;图书借阅量全年达103.8万册次,到馆读者累计36万人次以上,累计配送图书、电子读物19.21万册次,赠阅期刊近3000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