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明显。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38000万元,同比增长35.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295516万元、同比增长35.9%,房地产投资42484万元、同比增长30.7%。 五、招商引资 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县委、县政府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71项,累计到位资金32.3亿元。新项目开工数量、项目签约数量、招商引资项目固定资产拟投资总额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主要包括大连佐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年加工20万吨菊苣项目,海皇食品(天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马铃薯休闲食品项目;福建客商魏荣安投资3亿元建设的中润陶瓷生产线项目和福建客商魏江尧投资5100万元建设的飞鹿模具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基础已经完成;依安鹏晟农资大市场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建设的农资物流综合大市场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过半;益农集团投资5140万元建设的年产3000万斤种子繁育加工项目,烘干车间主体和加工车间钢构安装已基本完成;兴瑞矿业投资1.2亿元建设的石英砂精选及硅微粉加工项目,已开始场地前期建设;辽金源日用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的年产1200万件日用陶瓷项目,钢构安装已基本完毕;江苏泛资城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的依安“绿采”农副产品综合物联基地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王者陶瓷生产项目和吉林东丰华粮生化有限公司与鹏程公司投资9亿元合作建设的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的年加工30万吨精洁米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的年产20万立方米水泥砖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奈伦公司康莱纳马铃薯仓储加工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福建盼盼食品、福马食品项目的洽谈工作稳步推进。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齐北铁路横亘依安全境,每天有3对列车通过县境。公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碾北公路以及县、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我县交通运输工作坚持建、养、管、运全方位协调发展,完成了依拜交界至依安糖厂全部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任务,质量达到了合格标准;建设桥梁7座,242.86延米;涵洞9道,121.21米;累计完成投资9781万元。全年公路养护里程2279.6公里,其中县级路3条126.3公里,乡级路54条963.3公里,村级公路275条1190公里;完成公路大修工程920公里,补硬化路面裂痕88890延长米,县级优良路率完成76%,乡级优良路率完成39%。全县营运车辆保有量为5412辆,其中营运货车3500辆,出租车1800辆,客车112辆,现有营运线路71条,营运总里程3780公里,全县乡镇通班车率100%。 邮电通讯服务逐步完善。邮电通讯设备不断更新,经营环境大为改观。全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78万元,同比增长15.1%;手机用户166519部,宽带11989户,固定电话18865户,其中:城市电话5015部乡村电话13850部。 七、国内贸易和物价 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构架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消费规模持续扩大,购买力显着增强。需县消费品市场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38万元,同比增长17.7%。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2046万元,同比增长18.4%;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4292万元。同比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38719万元,同比增长17.3%;零售业实现106435万元,同比增长18.5%;住宿实现6983万元,同比增长7.8%;餐饮业实现24201万元,同比增长17.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0%,比去年降低0.7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工作继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积极培植财源,努力挖潜增收,严格控制支出,有力保障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开展。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7898万元,为预算的101.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177万元,同比下降13.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869万元,同比下降11.4%。地方财政支出87148万元,同比增长8.5%。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442419万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26617万元,同比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为467113万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7983万元,同比增长51.6%,短期贷款余额为354721万元,同比下降1.8%。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466万元,同比增长15.2%;理赔支出1316万元,同比上升11.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在科技兴县战略的指导下,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深,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01人,其中:事业单位5932人,企业单位358人,行政机关11人;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540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685人;从年龄看,35岁以下的1199人。36-40岁的1203人,41-45岁的1157人,46-50岁的988人,50岁以上的1754人。 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基础教育学校198所,其中:小学159所,初中21所,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5所。拥有专任教师2764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411人,初中专任教师907人、高中专任教师295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19人,幼儿专任教师132人。在校学生总数4480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9162人,初中在校生10708人,高中在校生489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95人,幼儿园入园人数9944人。拥有毕业生15307人,其中:小学毕业生3742人,初中毕业生5278人,高中毕业生1649人,幼儿园4638人。本年全县共有1706名考生参加高考,考试成绩在600分以上的有19人,考入重点大学人数101人,专科以上院校人数147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全年突出抓好“繁荣文化,发展体育和弘扬主旋律”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文化惠民行动,15个乡镇全部建成了面积均为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达到乡乡覆盖,并为15个文化站配置了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子琴等设施设备;完成了14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每个书屋图书平均500种1500册以上、报刊2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100种以上,举办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培训班10余个,培养艺术人才400余人。图书馆全年开馆294天,借阅人次12173人次,订报刊11种,期刊68种,图书流动册次42600册。新购图书15623册,价值20万元,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到2012年底,已形成有线数字电视、无线地面DTMB数字电视和无线地面MMDS数字电视综合覆盖网络。现有1KW无线DTMB数字电视发射主机5台,无线DTMB数字电视中继站8个;200W无线MMDS数字电视发射主机1台,100W无线MMDS数字电视中继站6个。发展数字电视用户61874户,其中: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10820户,有线标清数字电视用户11502户,无线地面DTMB数字电视用户36995户,无线地面MMDS数字电视用户2557户,数字电视综合入户率达63.1%。有线高清数字电视基本频道包传输90套数字电视节目,有线标清数字电视基本频道包传输74套数字电视节目,有线数字电视付费节目包传输41套付费节目,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最多可收看131套电视节目。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用户可收看42套数字电视节目和4套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电视台对内共播发新闻1140多条,系列报道及连续报道35部,为县及各部门制作各类电视专题片25部。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媒体发片(稿)共65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