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潍坊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潍坊调查队
201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四一三”战略重点和统筹发展战略布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精心组织,科学推进,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产业发展基本稳定,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创新驱动动力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GDP)44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10.9%、10.6%、10.6%、10.6%,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97.4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2063.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0.2亿元,增长11.4%。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6%、61.17%和35.87%,分别拉动GDP增长0.3、6.5和3.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7943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7864美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9.73∶53.99∶36.28调整为9.8∶51.97∶38.23,三产比重提高1.9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208.65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70.27亿元,坊子区116.09亿元,奎文区200.89亿元,青州市504.27亿元,诸城市642.72亿元,寿光市701.28亿元,安丘市247.94亿元,高密市501.36亿元,昌邑市326.5亿元,临朐县205.55亿元,昌乐县238.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8.5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220.41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22.98亿元。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5.5%上升到55.9%。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41.3万户,增长12.3%;从业人员192.0万人,增长5.0%;注册资金2566.7亿元,增长15.7%;纳税额450.8亿元,增长13.2%,占全部税收比重76.6%,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发展平稳,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着
2013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4%。
主要农作物产量增加。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04.1万亩,比上年减少5.6%,全年粮食总产量475.3万吨;棉花产量3.9万吨,减少21.8%;油料产量24.7万吨,增长1.2%;烤烟产量3.9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1165.6万吨,增长1.1%;水果产量91.5万吨,增长2.2%。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造林35.0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7万亩,四旁植树2945万株,中幼林抚育68.5万亩,育苗24.7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517.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54.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5.5%。
畜牧业生产增势放缓。全市肉类总产量142.8万吨,增长0.3%;禽蛋产量26.0万吨,减少1.0%;奶类产量27.1万吨,减少12.8%;大牲畜年末存栏37.7万头,减少5.5%;生猪年末存栏470.1万头,增长0.9%;家禽年末存栏11940万只,减少5.2%;生猪出栏824万头,增长3.0%;家禽出栏49675万只,减少2.9%。
渔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8.2%。水产品总产量57.9万吨,增长9.2%。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60.2万千瓦,增长2.9%;联合收获机达到2.2万台,增长2.8%。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999.0万亩,机播面积1503.9万亩,机收面积1383.0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4%、88.1%、80.5%。
农村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70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50处,建成小型单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649处,集中供水覆盖人口达到94.6%。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4.1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24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6.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9万亩,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40.6万亩。
三、工业整体运行平稳,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
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0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7.8%,集体企业增长4.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1.9%,股份制企业增长13.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6%,轻工业增长10.6%。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0.1亿元,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675.1亿元,增长23.3%;实现利税总额1025.2亿元,增长22.8%;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5%。装备工业企业114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8.8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六大支柱产业海洋化工业、动力机械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业、造纸包装业全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7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2.0%。其中,动力机械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4.7亿元,增长20.9%;海洋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9.7亿元,增长15.5%;造纸包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8.4亿元,增长16.2%。
统计的198种主要产品中,有128种产品产量增长或持平,其中,电动自行车、纸制品、合成橡胶、收获机械、发动机等产品产量增长2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幅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13年
增长(%)
原盐
万吨
968.9
-5.5
饮料酒
万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