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3-19 泰州市统计局
 
邮政电信稳中有降。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0.85亿元,下降3.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98亿元,增长2.0%;电信业务收入13.37亿元,下降5.6%;移动业务收入19.07亿元,下降3.9%;联通业务收入3.43亿元,增长3.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05.18万户,增长0.5%;电信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5.28万户,增长26.6%。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48.68万人次,增长12.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13.63亿元,增长14.7%。全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万人次,增长12.5%;创汇0.28亿美元,增长20.0%。年末国家A级以上景点27个,其中,AAAA级景点6个,AAAAA级景点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45个。全市旅行社个数111个,持有导游员资格证书的人员1666人,旅游星级饭店数29个,其中三星级19个、四星级6个、五星级1个。凤城河5A级风景区创建进入国家评估阶段,天德湖公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八、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805.94亿元,增长1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00亿元,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230.61亿元,增长7.7%,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7.55亿元,增长6.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十三类民生支出共计270.46亿元,增长5.1%,十三类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3.5%。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55.84亿元,比年初增加411.41亿元,其中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1984.80亿元,比年初增加198.7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51.51亿元,比年初增加407.23亿元;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470.98亿元,中长期贷款1141.4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36.83、217.53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86.35亿元,增长17.9%;其中,财产险收入24.92亿元,增长16.1%;人寿险收入61.43亿元,增长18.7%。全年赔款和给付31.04亿元,增长16.0%;其中,财产性赔付14.12亿元,增长27.3%;人寿险赔付16.92亿元,增长8.1%。
 
证券市场发展稳中有降。全年证券交易额3109.81亿元,增长33.9%;其中,股票交易额2390.20亿元,增长37.7%;基金交易额128.02亿元,下降17.4%;债券交易额7.61亿元,增长29.0%。全年期货交易额487.20亿元,下降32.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新标准)50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企业技术中心17家、工程中心5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获专利授权9118件,其中发明专利345件。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125人,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6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1830人,新增省“双创计划”团队1个、人才15名,新增省“双创博士”25名。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全年新创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着名商标30件。
 
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01.35亿元,增长17.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1.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91.64亿元,增长47.4%,快于产业投资增幅2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4.6%,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局良好。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新增29所省优质园,全市省优质园达191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1.0%,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全面迈向高位优质均衡。全市近65.0%的学校建成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泰兴、海陵、高港、姜堰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靖江、姜堰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评估验收。教育部确定泰州市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批七个实验区之一。年末全市拥有小学158所,在校学生21.94万人;初中151所,在校学生11.05万人。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全市年末拥有普通高中37所,在校学生6.7万人。2014年高考再创佳绩,本二以上达线12067人,连续7年超万人,本二以上达线率41.0%,首次突破40%大关。职业教育扩容强质取得新进展。举办中高职衔接直通班,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学校“3+4”分段培养项目。对口单招达线比例达98.1%,创历史新高。建成1个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实训基地。高等教育建设不断增强。泰州学院新增2个本科专业,新校区正式启用。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靖江创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获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增3家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培育“康泰之州、富泰之州、祥泰之州”城市形象品牌,成功举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和梅兰芳艺术节。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图书4511千册,有线电视综合入户率96.2%,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75.19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978家,其中医院52家、卫生院125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926张,其中医院13801张、卫生院573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9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08人、注册护士8573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扩大到11大类43项。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7‰,婴儿死亡率2.41‰,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0%。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启动实施城区体育场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市体育公园建设及市体校迁址重建工作。成功举办2014“舞动中国·全国排舞联赛”、“中国梦·泰州风”广场舞大赛、全国少年男女柔道锦标赛、“中国·泰州凤城河公开水域邀请赛”、“环天德湖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赛事。第18届省运动会泰州市取得赛会奖牌榜第八名的成绩;创成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国家级、省级俱乐部31个,省级传统项目学校11所;全市命名了43所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8所市级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率先在全省建成并通过验收;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建有各类体育俱乐部42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6个,市级47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上争省产业引导资金310万元,发放市级产业引导资金200万元;全市共有体育场地8208个,场地面积583.1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5平方米;体彩销售总额达7.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