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4-27 吉林市统计局
 
2014年,全年共接待旅游者3242.30万人次,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430.67亿元,增长25.6%。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95.7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其中:本外币单位存款余额682.5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1455.1亿元,比年初增加142.7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405亿元,比年初增加268.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66.5亿元,比年初增加239.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44.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1.1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6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5家。全年保费收入57.4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5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1.91亿元;财险赔款金额6.81亿元,寿险给付金额9.39亿元。
 
二、社会发展
 
科技
 
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推进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其中开工建设项目90个。全年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20项,争取资金1.2亿元。共组织评选了市级科技进步奖132项,实际授奖126项,组织推荐省级以上科技奖87项,获得省科技奖励56项。推进新材料、新装备制造、电力电子、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规模化生产,建设吉林碳谷年产1000吨碳纤维等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成立了吉林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创办了《科技大市场》报。共组织8次科技成果推介专场,有70名专家与吉林市近百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活动,对接项目近100项。
 
教育
 
2014年,吉林市教育局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做好教育民生实事,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实施普通高中“阳光招生”和义务教育“阳光入学”、“阳光分班”、“阳光排座”等系列教育阳光行动,促进教育公平,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松花江全国教育论坛”上,做了有关教育阳光行动的专题经验介绍;探索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新机制,确定永吉为全省试点县,全市参与交流学校167所,交流校级干部54名,骨干教师243名;实施“百千万扶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提升城乡教育整体水平,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验收。
 
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幼儿学位2000个,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集体早操等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跳绳踢毽比赛、乒乓球比赛、书画比赛和中学生排球赛等活动,在全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昌邑区莲花小学拳击队取得3枚金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启动职教园区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成立2个职教集团,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确定“3+4”中本衔接专业14个、“2+3”中高职衔接专业18个;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市投资5.1亿元,新建续建42个项目16.9万平米,维修校舍8.49万平米,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9.7万平米,改造学校操场8.3万平米;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投资5564万元为全市中小学校采购教学设备,新建微机室64个,购置教师计算机1089台、学生课桌椅73911套、图书21.67万册;实施教育扶困助学行动,实施全市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保险工程,为1000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保险,实施城区城市低保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免费上学工程,免除4520名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费用544万元,实施全市低保家庭中小学生午餐免费补贴工程,为23550名学生发放午餐补贴1485万元,投资1400万元,为全市40万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安全饮用水。
 
截止2014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992所,幼儿教师8175名、在园儿童81313名;小学620所、小学教师17341名、小学生181527名;初中143所、初中教师12462名、初中生89558名;高中37所、高中教师6499名、高中生61826名;中等职业学校36所(含成人中专、职高、进修学校)、职校教师4127名、职校生31854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75名、特教学生1011名。
 
文化
 
2014年,深入实施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免费开放工作,指导全市完成了25个农村文化大院、广场和10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推进松花江大型河灯文化展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工作,举办了文艺晚会、游江赏灯及流动河灯施放等系列活动。全年举办松花江之夏和松花江金秋广场活动周、朝鲜族民俗文化节、首届都市街头文化节等大型活动20余项700余场,组织开展免费公演经典童话剧、松花江文化讲坛公益讲座、美术公益大讲堂以及送展览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449场。
 
组织市歌舞剧院参加了央视春晚、亚信峰会、APEC文艺晚会等国家级大型演出,受国家文化部委托赴蒙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话剧团创排的舞台动漫剧《人参精灵》参加了上海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并获优秀剧目奖。创排的吉剧《骏马奔腾过大年》登上央视戏曲春晚,大型现代吉剧《焦裕禄》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2次在央视全剧播出,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巡演。舞蹈《满江红》、《封箱》,童话剧《水姑娘》荣获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
 
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什哈达摩崖石刻的加固维修,对吉林文庙进行了修缮。启动了《龙潭山?帽儿山文物旅游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吉林三杰展览馆》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全年举办纪念孔子诞辰典礼、江城优秀学子奖励仪式、满族说部展演等传统文化活动10余项,组织开展《焦裕禄事迹展览》、《抗联烽火大型图片展》等各类主题展览30余个。
 
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开展了以观河灯、赏夜景、品美食为主要内容的松花江文化游览活动。加强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扶持,指导其申报省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吉林书画城、美术馆举办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书画名家作品展、书画讲座等交易交流活动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