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3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工资性收入2928元,下降2.0%;家庭经营性收入2163元,增长9.4%;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142元,增长164.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76元,增长20.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005元,下降1.5%,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衣着消费支出347元,增长25.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56元,增长16.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85元,增长4.6%;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552元,增长52.0%;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646元,增长119.8%;居住消费支出990元,增长37.2%;其他消费支出94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5平方米。
十二、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32.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97万人,农业人口376.31万人。常住人口311.6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58‰,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80‰,与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8‰,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各级财政用于节能与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支出为6.65亿元。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7.82%,比上年提高了31.15个百分点。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2.52万立方米/日,全年处理污水367.33万立方米,处理率达77.5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1569吨,较上年削减0.6%;氨氮化物排放量4595吨,较上年增长0.9%;二氧化硫排放量74005吨,较上年削减7.0%;氮氧化物排放量18545吨,较上年削减20.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初步核算,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01起,与上年持平;死亡83人,比上年增长5.1%;伤130人,比上年下降5.8%;直接经济损失783.61万元,比上年增长36.3%。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28人,比上年下降13.4%。
总体来看,2014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两次特大洪涝灾害等困难,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成绩来之不易。但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和困难,经济总量和结构仍是制约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局部风险显现,房地产市场资金短缺。在下一步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谋求在新常态下实现铜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继续扩大投资,把投资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实现工业“三年大攻坚”为抓手,扩总量、调结构、强园区、优服务、增效益,推动工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要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实施城市“三年大会战”为抓手,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要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实施“现代农业创新改革年”为抓手,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建设开放型农业。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市卫生机构数为市卫生局提供。
(4)全市学校数和学生人数为教育局提供。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市计生委提供。
(6)户籍人口为市公安年报数,常住人口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
(7)保险收入与赔付由铜仁市保险协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