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围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全力推进36项改革,奋力激发市场活力,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全省第四,比上年上升五位。
一、综合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47.73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68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35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4.70亿元,增长17.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0826元(以常住人口计算),净增3583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按人民币汇率(2014年末)折合3404美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0%。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56.32亿元,增长20.3%;林业产值7.34亿元,增长24.0%;牧业产值69.23亿元,下降16.7%;渔业产值9.6亿元,增长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99亿元,增长10.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5957公顷,下降2.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5056公顷,增长4.3%;蔬菜播种面积92230公顷,增长10.4%。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1566公顷,增长11.8%;果园面积25201公顷,增长2.8%。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在两次特大洪水灾害的影响下,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保持增长,烤烟产量有所下降。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34.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稻谷产量48.56万吨,增长16.0%;油料产量14.28万吨,增长6.8%;茶叶产量2.31万吨,增长26.6%;水果产量21.18万吨,增长12.2%。
畜牧业、渔业积极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4.87万吨,比上年增长1.5%,水产品产量4.51万吨,比上年增长1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2014年,全市在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7户,铜仁卷烟厂、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获国家批复,大龙煤电锰一体化项目获核准等利好消息刺激下,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0.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1.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年铁合金产量78.19万吨,比上年增长28.8%;发电量111.6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7.4%;精制茶1.34万吨,比上年增长5.7%;卷烟70亿支,比上年增长58.3%;白酒0.47万升,比上年增长97.1%。
工业效益持续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万元以上口径)资产总额3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营业收入44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利润总额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税金总额10.24亿元,比上年下降6.1%。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产值3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施工面积401.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1%,竣工面积129.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7.69亿元,增长16.7%;完成限额以下固定资产投资65.69亿元,下降6.1%。
从固定资产投资分类来看,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96亿元,增长1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6.35亿元,增长6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7.38亿元,增长3.6%;按投资总额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881.98亿元,增长26.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6.51亿元,下降21.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0.13亿元,增长6.5%,其他完成投资49.07亿元,下降28.1%。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全年资金来源总计1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09.81亿元,增长60.5%;国内贷款188.06亿元,增长45.1%;自筹资金746.83亿元,增长11.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4.59亿元,增长14.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67亿元,增长9.3%。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上涨1.9%、烟酒及用品上涨1.4%、衣着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讯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8%、居住上涨2.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872公里,比上年增加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14公里,新增53公里,9个区、县实现通高速;机动车保有量383908辆,比上年增长22.0%,其中:汽车保有量151769辆,增长36.2%;摩托车保有量232050辆,增长14.2%;其他车辆保有量89辆,增长11.3%;全年实现公路营运性旅客运输量6415万人,营运性旅客周转量422796万人公里,营运性货物运输量2276万吨,营运性货物周转量311548万吨公里;全年实现水路旅客运输量660万人,旅客周转量12548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41万吨,货物周转量6939万吨公里;全年实现航班飞行3264架次,运输旅客18.39万人次,运输货邮14.79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