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3-31 常州市统计局
 
对外合作不断加强。全年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6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项目1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6亿美元,占比达到47.8%。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3.8亿美元,增长21.5%;服务外包执行额3.2亿美元,增长17.7%。
 
开发区建设提档升级。全市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7亿元,完成工业投入1323.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97.4亿元,全年实际到账外资22.5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3.6亿美元。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和武进经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中以、中德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全年接待外宾197批、1025人次,接待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28批、161人次,外国友好城市团组38批、215人次,外国来访记者4批、8人次。2015年新缔结友城两个,分别是智利拉塞雷纳市和巴西库里蒂巴市。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6公里。全年营业性客运量8293.4万人,比上年下降0.8%,货运量1.3亿吨,比上年增长2.8%。公路客运量6577万人,比上年下降2.8%,公路旅客周转量40.7亿人公里,下降2.9%;公路货运量1.1亿吨,增长3.4%,公路货物周转量116.4亿吨公里,增长4.7%。全年铁路客运量1369.2万人,增长11%。全年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181.1万人次,货物邮吞吐量1.8万吨。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984万吨,其中常州长江港货物吞吐量3619万吨。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96.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82.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3.1%。
 
邮政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1.6%。邮政业全年发送特快专递1.2亿件,增长46.9%。全市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增长40%。全年通信业务收入52.7亿元,比上年下降2.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3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3.9万户,其中3G用户132.2万户,4G用户260.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99.8万户,增长25.3%,其中宽带网用户199.5万户,增长26.7%。
 
旅游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1.21亿美元,增长18.8%;旅游接待总人数54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443.0万人次,增长9.1%,入境过夜旅游者1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景区33家,其中5A级旅游区2家,4A级旅游区9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5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点3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6家;旅行社140家,1家旅行社进入全省旅行社20强;星级酒店5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8家,四星级酒店21家。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和升级,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坛长荡湖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春秋淹城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通过国家级评审,华夏宝盛园、江南环球港等新景区建成开放。2015年,常州成为大陆游客赴台湾自由行城市,常州机场新开通日本、台湾等多条境外航线。
 
八、金融业
 
金融信贷平稳运行。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38.7亿元,比年初新增512.3亿元,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3193.8亿元,增长4.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54.6亿元,比年初新增564.8亿元,增长11.8%,住户贷款余额1233.8亿元,增长15.2%。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成功组建运营江南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保险业稳步发展。截至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67家,其中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39家。全年保费总收入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寿险104.9亿元,增长17.0%,财产险51.7亿元,增长13.2%。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寿险21.7亿元,下降6.5%,财产险33.4亿元,增长29.5%。
 
证券市场趋于活跃。截至年底,全市证券营业部总数达40个,资金账户总数96万户,持有A股市值1246.5亿元。证券市场全年各类证券交易总额32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A股交易额28946.8亿元,增长275.9%;B股交易额35亿元,增长408.4%;基金成交额749.4亿元,增长132.0%;债券成交额2441.1亿元,增长39.6%。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8家,其中境内24家、境外14家,累计募集资金409亿元。年内新增上市企业两家,分别是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募集资金7.1亿元。
 
九、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专利申请38559件,其中发明专利13211件;专利授权2158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6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78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累计112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7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4%。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30项,争取经费超过5.3亿元。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116项。2014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1%。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3家,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1159个,其中省级以上602家。新增孵化器、加速器16家,累计108家;新增孵化、加速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累计达800多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及4家省产业研究院预备研究所建设,其中2家正式挂牌;完成20家市级重大公共研发机构的建设和提升。
 
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核两区多园”的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建设步伐加快;“常州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成效明显;科教城省科技服务示范区特色鲜明;武进高新区及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被列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