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4%,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七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4.0、103.1、102.4、101.4、101.2、101.1、100.9。
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保障房19065套,基本建成15847套。全年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家庭953户,其中实物配租家庭710户,租金补贴家庭243户。2014年全市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86.8%,居全省第一。
社会保障提质增效。截至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8万人,比上年增长2.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1万人,增长5.5%;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8.7万人,增长3.3%。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连续第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幅超过10%。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升。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大幅提高,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城乡低保标准为670元/月,金坛区、溧阳市城乡低保标准均为590元/月,武进区城乡低保标准为620元/月。2015年全市23351户、39734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低保对象7906户、13123人,农村低保对象15445户,2661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77亿元。全年医疗直接救助152977人次、医疗直接救助金额5907.5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08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1968张,收养人数12274人。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1.02亿元。2015年,全市各级慈善会募集到账资金1.18亿元,发放(支出)各类救助金8646万元,惠及困难对象16万人次。
十二、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持续推进。常溧高速、延政西路西延、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劳动西路(五星路~龙江路)、三堡街(长江路~五星路)、福阳路(青洋路~北塘河西路)和飞龙西路等新建和大修工程建成通车,永宁北路(新一路~横塘河西路)、新堂北路(新一路~龙汇路)、新一路和龙汇路(竹林北路~新堂北路)等新建工程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公共交通服务不断完善。截至年底,全市公交线路306条,公交营运车辆3135辆,营运出租汽车3680辆。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28.9%,镇村公交开通率100%。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4.4亿千瓦时,增长6%。全年实现城市供水2.5亿立方米,供气3.9亿立方米,安装照明设施8307套、9338盏,污水处理总量1.72亿立方米。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30万立方米/日德胜河应急取水工程,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工程西石桥水厂项目、魏村水厂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改造、新建城市管道68.2公里,市区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提升工程基本完成。
十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绿城建设不断深化。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9782.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478.7公顷。市区人均公园绿地13.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建成环高架及延伸段、丽华路、光华路、大明路生态绿道、横塘河湿地公园和白荡河绿地。扎实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示范工作,完成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检查验收,推进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2015年常州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270项,水环境整治项目356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比上年增加22天,优良率70.7%。市区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74.3%。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2、公报中数据均为快报数,实际引用请以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