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07 枣庄市统计局
 
利用外资成效良好。新批外资项目9个,下降25%。合同外资20016万美元,增长94.2%。实际到账外资9975万美元,下降4.6%。枣矿集团与韩国OCI的20万吨炭黑项目、枣矿集团与香港凯顺能源集团的煤炭储运物流中心项目、潍焦集团与日本JFE的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山东海之杰纺织公司增资新建阿奇兰纺织工业园项目、香港森信集团远通纸业年产30万吨牛皮卡纸项目顺利开工。
 
境外投资加快推进。新设立境外投资企业6家,增长50%,合同境外总投资2504万美元。实际境外投资2073万美元,增长244.9%。合同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848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213万美元,下降23.4%。完成各类外派劳务人数402人,下降33.6%。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带动进出口11511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客货运输量保持平稳。公路货运量4860万吨,货物周转量120847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7%和0.5%。公路客运量2632万人,旅客周转量191058万人公里,分别下降6.7%和1.5%。水路客运量62.91万人,旅客周转量241.1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0.6%和39.0%;水路货物运输量975.83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393500万吨公里,分别下降4.1%和12.4%。港口货物吞吐量2960.5万吨,增长18.6%。
 
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民用汽车45.70万辆,其中新注册5.48万辆。民用汽车中,个人拥有38.98万辆,其中轿车26.45万辆;载客汽车39.83万辆,载货汽车4.97万辆;营运性汽车3.3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0.50万辆,载货汽车2.46万辆。
 
交通基础设施稳步改善。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68.4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163.7公里。一批重点项目开工。枣庄客运换乘中心建成运营,枣临高速公路峄城南出口改建工程交工投入使用。郯薛线临沂界至吴林街办段大修工程等6项大中修工程全部完成。枣济线枣庄至滕州段改建工程、沂台线南延工程完成省发改委立项。
 
邮政通讯业稳步发展。邮政业务收入3.84亿元,增长28.1%。电信业务总量4.94亿元,下降8.7%。移动电话业务总量52.53亿元,增长1.7%。固定电话用户34.70万户,下降28.3%。移动电话用户336.60万户,增长0.4%。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870.75万人次,增长10.2%;国内游客消费143.83亿元,增长13.4%。共接待入境游客3.1万人次,增长8.1%。入境游客消费719.8万美元,下降11.8%。64个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达到394.2亿元,重点加强了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湿地·古镇、冠世榴园、翼云石头部落、抱犊崮·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等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滕州市、台儿庄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增长平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9.31亿元,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6.41亿元,增长8.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3.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1.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7.9%;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增长18.9%。
 
税收收入小幅回落。国、地税收入175.41亿元,下降1.2%。其中,国税收入67.36亿元,下降11.6%;地税收入108.05亿元,增长6.7%。税收占GDP的比重8.6%,比上年下降0.4个点。
 
金融存贷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改革取得突破,组建枣庄银行和枣庄农商银行,引进市外银行业金融机构4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6.81亿元,增加106.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82.49亿元,增加98.06亿元。年末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081.13亿元,增加62.92亿元。
 
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市中区雅百特科技成功实现A股借壳上市,成为我市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峄城区丰源生物质发电、滕州市三维钢结构、山亭区天畅环保先后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齐鲁股交中心挂牌托管企业37家,其中挂牌企业16家。
 
保险业快速发展。实现保费收入59.78亿元,增长27.5%。其中,财产险收入12.77亿元,增长17.9%;人身险收入47.01亿元,增长30.4%。支付赔款给付14.89亿元,增长31.7%。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枣庄高新区创建成国家级高新区。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评出市科技进步奖12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复审通过9家;首批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42家。鲁南技术市场技术贸易登记604项,技术交易额7.09亿元,增长10%。
 
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枣庄高新区阳光生产力创客工场获得首批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峄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科技部批准;国家火炬滕州市玻璃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科技部评审;滕州市、市中区、薛城区和峄城区省级农业科技园获省科技厅认定。
 
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愚公机械宋峰获得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新认定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实施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17个;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拟定首批“枣庄英才”24人。引进培养“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2名。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02.97亿元,增长7.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9.83%,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专利申请3973件,增长31%。发明专利申请首次过千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170件,增长47%。专利授权量2446件,增长47%;发明专利授权量179件,增长23%。企业成为专利创造新主体,工业企业专利申请2128件,占比54%;专利授权1341件,占比55%。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2件,累计国际专利申请达到10件,已获得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专利授权5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0965人,毕业6037人,在校生30407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050人,毕业12574人,在校生49758人。普通高中招生24676人,毕业26453人,在校生74463人。普通初中招生37164人,毕业41589人,在校生116914人,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4.04%。小学招生65746人,毕业38313人,在校生324937人,小学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儿童972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