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市委、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和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648.9亿元(现价,下同),较上年增长2.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459.6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83.9亿元,下降3.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2︰70.83︰28.35。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3亿元,下降1.1%;林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3.3%;畜牧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4.1%;渔业增加值0.06亿元,增长46.7%。
三、工业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1.3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2.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其中,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9.6亿元,增长2.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6亿元,下降0.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7.4亿元,下降5.1%;实现利税总额182.1亿元,下降17.7%,其中,税金218.6亿元,增长3.5%;利润总额为-36.5亿元。
四、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96.1亿元,比上年下降35.8%。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26.3亿元,下降31.6%;地方项目投资69.8亿元,下降42.3%。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1亿元,下降73.0%;第二产业投资142.9亿元,下降32.2%,第三产业投资53.1亿元,下降43.7%。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5亿元,比上年下降23.6%。房屋施工面积476.3万平方米,下降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53.6万平方米,下降6.0%。房屋竣工面积99.9万平方米,增长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8.7万平方米,增长1.2%。商品房销售面积114.1万平方米,下降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1.2万平方米,下降6.6%。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全市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63.9亿元,下降22.9%。竣工产值71.6亿元,下降16.9%。
五、邮电、交通、旅游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597.82万元,比上年增长24.06%;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1952.07万元,增长15.75%。电信业务收入55265.8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1.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万户。互联网用户35.5万户。
全市备案登记快递企业81家,比上年增长17.4%。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92.3万件,增长92.5%;快递业务投递量868.7万件,增长52.3%;全年快递业务收入5108.5万元,增长33.6%。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7万辆(包括三轮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6.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8万辆,增长9.6%。全市共有城市公交汽车524辆,城市公交线路43条。全年铁路旅客量87.3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6.9%;民航旅客量26.28万人次,增长94.2%;公路旅客量93万人次,下降10.6%。
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旅游业总收入34.61亿元,增长20.9%。全年接待游客406.84万人次,增长17.63%。入境旅游人数12263人次,其中,外国人10609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654人次。
全市旅游企业390家,其中旅行社20家;星级饭店1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2家、二星级1家);社会宾馆225家;景区景点36家;“农家乐”108家;滑雪场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1125人。拥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14个,其中,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3个。世界魔鬼城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景区资源价值和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全国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景区功能和项目更加完善。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亿元,比上年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5.3亿元,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亿元,增长8.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3亿元,增长11.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55.3亿元,增长6.7%;餐饮收入额7.6亿元,增长8.7%。
从销售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5.5%,书报杂志类增长3.8%,中西药品类增长27.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2.1%,通讯器材类增长19.4%,金银珠宝类下降0.7%,日用品类增长5.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4.5%,汽车类下降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0.8%。
全年一般货物进出口额1317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出口6330万美元,增长7.0%;进口6848.7万美元,增长89.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增长3.3%,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增长0.95个百分点。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272.3亿元,比上年下降4.03%。地方财政收入83.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1亿元,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67.2亿元,增长8.7%。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增长66.4%,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资源税分别下降4.0%、3.6%和26.6%。
地方财政支出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9.5亿元,增长11.0%。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8.9%、2.7%、20.6%,教育、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事务分别下降3.1%、20.1%和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