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2017-05-07 泸州市统计局
 
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6所,专任教师4946人,招生2.65万人,在校学生7.91万人,毕业生2.6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招生2.98万人,在校学生7.14万人,毕业生2.77万人,专任教师2154人。免除全日制中职学生学费,金额6608万元;资助全日制一、二年级中职在校生中1.33万名学生生活费,资助金额2147万元。将“9+3”免费职业教育扩展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963人。免除普通高中2.6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免除金额1151万元;资助2.6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生活费,资助金额4366万元。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2.61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24万人、上线率47.5%。全市0.72万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0.62万人。
 
高等教育。泸州医学院更名西南医科大学。医教园区初具规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泸州电大入驻医教园区。全国首批、四川省首个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用,四川城建职业学院落户泸州,“四川中德培训学院”、“德国HWK四川考试中心”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专任教师2278人,在校学生72160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14676人,在校学生46745人,毕业生11763人;研究生招生563人,在校学生1608人,毕业生406人;普通高校成人本(专)科学生22199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3247人,专任教师53人。
 
2016年度自考报名总人数10663人。其中,社会型自考(社会型专业即大自考)2016年度报名累计人数1345人,毕业人数38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9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6.35%,青壮年识字率99.94%。
 
t10.png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泸州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获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泸州老窖)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批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泸州高新区先进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依托泸州老窖组建了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科技孵化载体。泸州市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市级众创空间23家,
 
科技成果与专利。全市创新科技成果36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10项,市级科技成果20项,区县科技成果6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项。全年专利技术申请受理2820件,专利申请授权1096件,其中发明专利950件。
 
技术市场交易。川南(泸州)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实体交易市场暨泸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完成建设并上线运行。全年技术合同登记131份,合同成交额3128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186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户,市级科技型企业465户,省级创新型企业64户。
 
商标权。本年新认定省著名商标5件,市知名商标1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5件、省著名商标73件、市知名商标18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机构和设施。全市有文化馆8个、文化站14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公共图书馆9个、美术馆2个、博物馆和纪念馆11个,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市图书馆总藏量148.40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100.27万册,总流通人次94.67万人次。图书馆中市级图书馆2个(含少儿图书馆1个),总藏量72.00万册(件),图书藏量53.26万册,总流通人次42.59万人次。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27.19万册。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坐席数515位,少儿文献11.66万册。剧场、影剧院10个。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举办泸州市首届文化创意展会、中国香港·泸州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一园四区”(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张坝艺术区、川南影视传媒创作区、川南文化创意园区、泸州市工业遗址展示区)。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创建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泸州晚报》更名为《川江都市报》。全市实现电影票房收入6307万元。
 
文化惠民。免费放映农村和社区公益电影1.62万场次。开展成渝及川滇黔渝城市群协同演出活动25次。打造“醉美泸州·泸县农民演艺大舞台”周末剧场、本土版话剧《蒋兆和》、川剧《报恩记》等本土艺术精品,引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舞剧《兰花花》、话剧《白鹿原》等多部经典剧目到泸州演出。
 
文化遗产保护。全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0项。
 
报纸、期刊出版。出版期刊5种,总印数45.78万册;出版报纸3种,总印数2367.51万份。
 
广播电视设施。年末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5926公里。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1.0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7.59万户。广播电视互联网实际用户10.68万户,比年初增加2.87万户。
 
全民健身和体育活动。全市健身实施和场地数量1543个。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年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体育锻炼92.7万人次。成功举办泸州市第七届运动会、国际拳王争霸赛、国际绿色马拉松比赛、全国网球邀请赛等赛事。资助业余训练贫困学生运动员70人;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43人。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牌100枚,破省级以上记录3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