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
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0元,增收1091元,增长9.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645元,增长6.1%;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4211元,增长10.7%;人均财产净收入250元,增长20.6%;人均转移净收入2344元,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19元,增长5.8%。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295元,增长5.1%;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12元,增长1.1%;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39元,增长4.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607元,增长5.6%;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72元,增长9.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878元,增长9.5%;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999元,增长3.5%。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30%。
t12.png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959元,增长8.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979元,增长8.0%;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4117元,增长10.1%;人均财产净收入1704元,增长10.3%;人均转移净收入5158元,增长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276元,增长7.7%。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425元,增长4.7%;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862元,增长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06元,增长9.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05元,增长12.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121元,增长11.3%;人均居住支出3350元,增长8.8%;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2099元,增长16.0%。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52%。
t13.png
养老保障。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3.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6万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58.16万人,增加9.97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34.56万人,增加4.33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4万人,其中离退休参保人员3.5万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0.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33.07万人,增加1.3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参保31.06万人,比上年增加1.15万人;全年人均领取水平达到21434元,比上年增加1342元,增长6.7%;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9.2%。农民工参保8.75万人,增加6106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071017万元,其中征缴收入659027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8.27%,比上年降低1.09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1195178万元,比上年增加532334万元,其中发放养老金1026358万元,增加423070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71261万元。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60.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6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68.72万人,增加2.67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5848万元,比上年减少3823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2095万元,减少24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54625万元,减少2981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7134万元,增加425万元。基金总支出63703万元,比上年减少6970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61964万元,减少3815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98610万元。
医疗保障。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0.46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其中,城镇职工参保43.54万人,城乡居民参保426.92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53315万元,比上年增加14288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34055万元,比上年增加14096万元。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108165万元。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64941万元,比上年增加43006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94594万元,比上年增加33581万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120036万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23.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7万人,其中女性10.23万人,增加1.36万人。全市有6507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10558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水平达到966元。其中,有4381名农民合同制工人与城镇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6536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14661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3560万元,比上年减少1587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6272万元、支付931户企业享受稳岗补贴4003万元。年末城镇失业基金累计结余57244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1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5.69万人。全年有2852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2787万元,比上年增加3272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2149万元,增加3628万元,当期征缴率99.59%。全年基金总支出9929万元,比上年增加1132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1013万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其中女性11.63万人,增加3.97万人;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3.77万人,增加1636人;私营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4.4万人。全年有8505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373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4592万元,比上年增加751万元。其中,征缴收入4531万元,增加820万元,当期征缴率98.8%。全年基金总支出6244万元,比上年增加1565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572万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2283套,竣工5957套。新开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8263户,其中货币化安置3426户。定向供应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169套;发放租赁补贴5165户,其中新增发放租赁补贴807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696户,竣工13182户;实施农村安居工程20787户,竣工19952户。
社会福利设施和救助。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71个,床位23027张,收养、救助人数16009人。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57个(包括军休所5个),床位30335张(包括军休所4张,社区日间照料和留宿床位9114张),收养人数18167人;儿童和未成年人福利机构3个,床位480张,收养人数74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86个,其中社区指导中心7个、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484个、社区养老机构及设施47个、社区互助养老服务设施327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及设施2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