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泸州市统计局
2016年,泸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调,突出“产业创新发展年”工作主题,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三抓三主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六个突破”、“两个率先”,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文明。
一、综合
行政区域。全市下设三区四县,15个乡、108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在15个乡中,少数民族乡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2016年11月,市政府批准张坝景区办事处更名为张坝街道办事处。2016年12月省政府批准古蔺县东新、鱼化、椒园、马蹄等4个乡撤乡设镇。全市土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全市有28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43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人口。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3.78万户,户籍总人口508.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2.48万人,乡村人口315.79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0.6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4.5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6.09万人。城镇化率47.5%,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表1:2016年泸州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市户籍总人口
5082655
100.0
其中:男性
2627359
51.7
女性
2455296
48.3
其中:0-17岁
1085114
21.4
18-34岁
1079183
21.2
35-59岁
1943536
38.2
60岁及以上
974822
19.2
t1.png
经济实体。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863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95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5453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各类企业36676户。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6770户(其中企业法人3768户);内资私营企业29776户(含分支机构4379户);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30户(含分支机构87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个体工商户176545户,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11264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670户,其中分支机构54户。
经济总量。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1.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0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75.7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428.08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65.4%和2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497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2.4:59.6:28.0调整为12.0:59.1:28.9。
t2.png
t3.png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882.49亿元,比上年增长9.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5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79.4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51.49亿元,增长9.6%。民营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867.20亿元,增长9.5%;港澳台及外商经济增加值15.30亿元,增长8.0%。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4%,衣着类价格上涨2.1%,居住类价格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0.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2.5%。
表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类别
以2015年价格为100
类别
以2015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1
蛋类
103.0
非食品价格指数
101.6
烟酒
101.7
服务价格指数
102.8
二、衣着
102.1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1.7
三、居住
103.0
一、食品烟酒
103.4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8
食品
104.2
五、交通和通信
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