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完成62843万元,增长93.8%;农林牧渔业投资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4170万元,增长11.4%;工业投资32946万元,下降17.2%。 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4163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9.1%。全年竣工各类房屋面积52.4万平方米,房屋面积竣工率67.8%。全年建成投产项目65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47个,更新改造项目12个,其他项目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1.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12110万元,增长7.1%,增幅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公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据交通部门统计,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2883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8479万人公里。全市三级沙石路改造成二级水泥路72.6公里。据铁路部门统计,全年铁路发送货物218万吨,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75万人公里。 邮政和电信业完成增加值23495万元。据邮电部门统计,全市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367118门,当年新增交换机容量38278门。光缆线路长1189公里;城市电话用户252763户,增长21.9%;乡村电话用户59477户,增长28.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2377户。无线寻呼用户119403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1.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22548户,其中:拨号注册9336户,非注册13248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全市宏观经济增长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信心有所增强,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717万元,增长7.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6312万元,增长6.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0405万元,增长3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1783万元,增长7.3%;餐饮业零售额56424万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8510万元,增长2%。 市场物价小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2.6%。从分类看,烟酒及用品、居住类价格上涨,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有所下降。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我市对外贸易有所下降。据外经贸部门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542万美元,下降10%。其中:出口总额3066万美元,下降2.8%;进口总额476万美元,下降3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590万美元。在出口中,自营企业出口1033万美元,增长41.7%;边贸企业出口2万美元,下降65%;三资企业出口2031万美元,下降16.1%。在进口中,自营企业进口145万美元,增长12.6%;边贸企业进口13万美元,增长2.5倍;三资企业进口318万美元,下降51%。实际利用外资202万美元,下降74.8%。 森林生态旅游快速发展。我市依据地缘优势开发的森林冰雪游、滑雪游、漂流等项目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90万人次,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增长9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33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9.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912万元,增长18.3%;基金收入2425万元,增长39.9%。地方财政支出108447万元,同比增长34.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5792万元,增长34.9%;基金支出2655万元,增长33.8%。 货币供应量有所增长,存贷款稳步增加。据金融部门统计,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2545万元,比年初增加59194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8692万元,减少292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0523万元,增加68716万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4208万元,增加2792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710829万元,减少17988万元,中长期贷款188750万元,增加33641万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165284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据保险部门统计,全年保费收入20333万元,增长7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06万元,增长8.7%;寿险保费收入16327万元,增长98.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769万元,增长1.5%。其中,财产险赔款1956万元,增长0.4%;寿险赔款1152万元,增长29%,给付661万元,增长63.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519人,在校生1368人;成人高等学校2所,本专科招生103人;在校生587人。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普通高中16所,招生5182人,在校生1448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招生1987人,在校生4900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全市初中学校88所,招生16706人,在校生67794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6%。普通小学314所,招生13848人,在校生8296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9%。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5.3%和0.2%。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7人,在校生20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558人。全市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3876人次。 科技队伍稳定增加。据人事部门统计,2002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605人。其中事业单位9440人,企业单位35165人。 科技经费投入加大,科技实力增强。2002年我市实施科技项目78项,其中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项,经费支出28万元;省重点科技项目30项,经费支出555.5万元,市级重点项目47项,经费支出136万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市级科技成果2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3项。全年受理专利31件,授权专利10件。技术市场活跃。全市共签定技术合同3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12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据文化、广播、卫生及体育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254165册,博物馆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8%,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一千瓦以下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4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1.6万户,机顶盒用户735户。全年共出版报纸1079万份,其中:日报600万份,晚报429万份,广播电视报50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9个,其中市级2个,县区级17个,共存档案17.7万卷(册),已开放各类档案14900卷(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4个,床位4240张。其中医院36个,床位3859张;卫生院14个,床位237张;疗养院1个,床位150张。卫生技术人员5478人,其中医生2335人,护师、护士1947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328人。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161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2个,床位225张,卫生技术人员20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