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22 北京市统计局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经济效益好于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0.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7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3.5%,比上年提高5.4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利税总额260.6亿元,增长9.7%。

建筑业: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增加值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提高7.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8%。全市建筑施工面积891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1%;竣工面积319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9%。全市拥有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685个,占全市建筑企业的36.2%。全市建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优良品率达53.3%。年末,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分别达到10028元/人和6千瓦/人。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5490元/人,比上年提高19.7%。实现利润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货运总量30544.3万吨,比上年下降0.4%。其中,铁路运输2499.6万吨,下降4.3%;公路运输28007万吨,基本持平;民用航空运输37.7万吨,增长8.6%。全年旅客发送量219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铁路4732.5万人次,增长6.1%;公路16165.1万人次,增长24.3%;民用航空1089.4万人次,增长17.3%。北京空港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4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进入亚洲最繁忙空港行列。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发展速度提高。全年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订销报纸13.6亿份,下降7.3%;发送函件5.1亿件,下降11.7%;收寄特快专递990.66万件,比上年增长2.1%。年末全市公众网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25万门,比上年增长19.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4.4 %和71.4%。全市公众网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6线/百人,其中市区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58线/百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7.2%。

商业:贸易流通量继续扩大。全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社会商品购进总值3033亿元,增长8.1%;商品销售总值3302亿元,增长1.3%。大中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实现销售收入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实现利润40亿元,增长6.8%。连锁商业快速发展。到年末,连锁企业115家,商业零售额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高于全市商业平均增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上购物也有发展。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223.4亿元,当年新增24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贷款余额7202.9亿元,新增1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577.9亿元,现金支出10459.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回笼118.2亿元。

保险收入稳定增加。全年保费收入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5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2亿元,增长19.7%;人身险保费收入102.7亿元,增长80%。

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2596.5亿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股票成交额5339.6亿元,下降41.56%。年末,全市累计上市企业64家,当年上市企业6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195亿元。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房地产企业全年购置土地面积147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倍;完成开发土地面积216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倍。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596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7.4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12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9%;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127.5万平方米,增长25.5%。房地产实现销售额6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住宅销售额531.7亿元,增长29.9%。

四、 对外经贸

外贸进出口: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51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进口总值为397.5亿美元。地方企业进出口总值134.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进口85.3亿美元,增长21.4%。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外服务贸易领域继续拓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2.1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86亿美元。年末在外人数3494人。

旅游:入境旅游略增,国内旅游繁荣。受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影响,主要客源国游客减少,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8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创汇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旅游收入8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市宾馆饭店接待宾客能力又有新的提高,年末,全市共有旅游定点饭店554家,其中星级饭店506家,客房数达到9.3万间,比上年末增加0.9万间。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有较大幅度增长。实际利用外资 40.1亿美元,增幅为33.2%,其中客商直接投资17.7亿美元,下降28.1%,对外借款17.1亿美元,增长2.5倍。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149个,比上年增长0.1%;签约合同外资33.1亿美元,增长15.0%。

开发区:开发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设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已达30多家。年末,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14489家,其中投产企业11204家。全年各类开发区共实现总产值15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现价);实现总收入2497.8亿元,增长24.5%;上缴税费116.2亿元,增长35.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

中关村“一区五园”科技园区继续高速发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9000多家,完成增加值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9.8%(现价);上缴税费92.1亿元,增长49.5%。园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增强。年内完成园区内改扩建道路7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实行“一站式”办公的园区服务中心年内运行,市、区两级38个单位进中心办公。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努力发挥科技优势,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全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为3353个,其中科研院所373个;北京地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6.1万人,共有科学家与工程师20.6万人。全年投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6.7%。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R&D)155.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全市科技活动单位申请专利2846件,发表科技论文7480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