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一九八七年,我市继续发挥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作用,全市煤炭生产量增长10.89%,达2580.71万吨;销售量为2317.95万吨,增长6.96%;销售率为89.92%;销往外省的煤炭继续增加,达1807万吨,增长1.83%;年末库存煤炭为1135.9万吨,增加145.3万吨。其中:市营及以下煤炭生产量为1616.47万吨,增长2.26%;煤炭销售量为1404.43万吨,增长1.15%;销售率为86.88%;销售外省964.2万吨,下降8.55%;年末库存煤炭1023.8万吨,增长10.65%。 一九八七年,全市乡镇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为10.56亿元,增长11.04%;产品销售率为93.76%;实现利税1.58亿元,下降14.13%;平均每个职工创利税1229元,下降15.20%;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41天,加快9天;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增长3.39%。 三、交通运输与邮电 一九八七年,全市公路客货运输量为1842万吨,下降9.4%,其中:货运量为17505万吨,下降了10.69%。客货周转量为80712万吨公里,增长22.47%,其中货运周转量为77389万吨公里,增长22.67%。一九八七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573公里,增加27公里。 一九八七年末,全市共有机动车辆10127辆,增加109辆全市邮电业务总量为295.02万元,增长10.37%;通讯总量为238.91万元,增长14.34%。;累计订销各种报纸3303.83万份,增长6.41%;各种杂志355.75万份,增长18.63%。年末电话机总中,有市话4390部,农话3858万部,设有邮电所的乡镇达83个。占全部乡镇的68.60%;报刊日投递次数在一次及以上的乡镇有119个,占全部乡镇数的98.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较好,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加强了我市国民经济的薄弱五环节,增强了我市的经济实力。一九八七年,我市全民基本建设项目为72个,减少16个;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了2.98%。其中生产性投资0.81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4.69%上升为66.46%。在市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5835万元中,生产性建设投资为3118万元,占53.44%。全市本年新增固定资产0.44亿元,下降7.3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36.42%,下降4.05%。在全民基建项目中国,国家考核的基建投资规模进一步得到控制,没有突破考核指标。在基建投资额中,用于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投资为8950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73.48%。本年竣工房屋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220元,增加43元。 一九八七年我市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全民单位更新改造措施项目28个,完成投资9181万元,增长31.70%。其中生产性建设为8166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89.64%降低为88.94%。本年新增固定资产7791万元,增长32.0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4.86%,增加0.21%。本年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为270元,增加110元。在全民单位更新改造投资中,市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881万元,增长75.79%。其中生产性建设1765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为93.83%,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169万元。 一九八七年,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369万元,下降45.66%。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20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6.72%,增加31.05%。本年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为141元,减少13元。农村个人建房投资为7022万元,下降7.81%。 五、贸易市场与财政金融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生活消费品供应充裕,销售网点增加,流通渠道进一步疏通。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商业零售网点达到5.74个,增长21.28%;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业饮食人员21.41人。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继续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一九八七年,全市商业部门国内纯购进总值达到3.78亿元,增长10.42%;国内纯销售总值达6.31亿元,增长3.64%;年末库存总额为2.26亿元,增长1.13%。一九八七年,全市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1.80亿元,增长8.62%。 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64亿元,增长8.42%,扣除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0.95%。其中中:对居民的消费品的零售额为4.92亿元,增长6.53%;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为0.70亿元,下降0.9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为1.02亿元,增长27.82%。社会主要消费品零售量同上年比较:粮食增长6.62%,食油增长8.04%,猪肉增长6.74%,鲜蛋下降7.99%,食糖增长21.66%,棉布下降0.67%,化纤布下降9.13%,呢绒下降20.30%,各种服装下降13.69%,自行车下降.34%,手表增长6.25%,电视机下降12.33%,收录机下降23.89%,洗衣机下降2.95%,电风扇下降了12.96%。一九八七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37亿元,增长18.17%。 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尚未解决,市场物价仍呈上涨趋势。一九八七年,我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7.1%,零售物价指数为107.4%。其中:食品类为108.5%,衣着类为108.1%,日用品类为104.8%,文化娱乐用品类为101.5%,书报杂志类为100.4%,药物及医疗用品类为107.2%国,燃料类为100.00%。另外,服务价格指数为104.5%,集市贸易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11.8%。 一九八七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16亿元,同上年基本持平;地方财政支出为1.39亿元,下降8.27%。金融部门坚持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围绕信贷供求矛盾,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一九八七年末,银行与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0.03亿元,增长13.94%;存款余额为8.99亿元,增长了30.77%,人民银行现金收入为6.60亿元,增长28.30%;现金支出为7.46亿元,增长24.25%,现金绝对投差为8591万元,同上年持平。 六、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促进了自身进步。 一九八七年全市科研推广项目和"星火计划"99项,已完成55项。科技成果评定和鉴定24项,其中: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1项,有8项填补了省空白,有7项填补了市空白。 一九八七年,我市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90所,在校学生31.73万人,招生数为7.08万人,毕业生7.87万人,教职工总数为2.45万人。各级各类业余学校2172所,在校学生11.07万人,招生数为7.27万人,毕业生6.20万人,专职教职工数为0.31万人。 一九八七年,全市有公共图书馆5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电影放映单位620个,放映场次12.31万场, 观众6279.70万人次,放映收入229.98万元,发行收入为107.60万元。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3601场,观众人数511.13万人次;业余艺术表演团体64个,乡镇文化站由上年的117个增加到121个,其中50个进入文化中心行列 |